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英语:Ticonderoga-class cruiser)是美国海军下属的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配备以AN/SPY-1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整合式水面作战系统。为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巡洋舰,与俄罗斯海军1164型巡洋舰一道是世界上现役仅存的两种传统动力导弹巡洋舰。

本级舰共27艘,除了汤马斯·盖兹号(USS Thomas S. Gates CG-51)之外,全部的舰名都是以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为名,且其中有12艘继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母舰舰名。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在美国海军的作战编制上,本级舰是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CVBG)与两栖攻击战斗群的主要指挥中心,以及为航空母舰提供保护。身为航空母舰战斗群头号护卫兵力,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舰提供极佳的防空战力,使得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充足的力量抵抗前苏联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此外,宙斯盾系统也具有极佳的反潜能力 。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四面SPY-1A相控阵天线USS Vicksburg CG-69分为两组,朝正前方以及正右方的天线安装在舰首楼结构上,而朝正后方的以及正左方的天线则安装在尾部机库结构上方,而这两组阵列天线各有一个并联式雷达发射机提供射频能量。由于当时计算机科技的限制,SPY-1A雷达后端无法处理雷达带来的庞大信息量,所以系统只在85公里以内的半球实施密集搜索,平时对于300km以外的目标只偶尔分配一些波束 (每分钟只扫描数次),无法满足持续性的长程对空监视要求。因此,提康德罗加级又加装一具传统的AN/SPS-49二维长程对空搜索雷达,对450km的远程空域实施持续性的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再以SPY-1A对该区域实施密集追踪;SPY-1A相控阵雷达的功率消耗远大于安提耶坦号舰尾传统雷达,如果不停地持续开机使用,将会使提康德罗加级的续航行程减少2000海里。 提康德罗加级舰虽然大量采用自动化现代设备使得人力精简,但由于舰体小、装备多,生活空间仍然拥挤。提康德罗加级的四具LM-2500燃气涡轮与斯普鲁恩斯级完全一样,虽然调整了极限输出功率的设定,但本级舰的30节最大航速仍比斯普鲁恩斯级低了1~2节,不过仍然合乎标准。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前五艘提康德罗加级(CG-47~51)都在舰首与舰尾各配备一具MK-26 Mod5双臂导弹发射器,每具可装填44枚导弹,除了主要的标准SM-2之外,也能填入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此外,舰尾左侧设有两组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舰尾楼两侧内部各有一组MK-32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 原本提康德罗加级与斯普鲁恩斯级一样,打算在舰首安装一门1970年代开发的MK-71八英寸55倍径舰炮,不过此炮在1978年遭到取消,所以还是继续使用两门MK-45 五英寸54倍径舰炮(首尾各一)。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自碉堡山号(USS Bunker Hill CG-52)以后的提康德罗加级舰都将MK-26双臂发射器换成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八联装发射器十六组,舰身前、后部各装八组,总载弹量122枚,前、后各有一组八联装发射器中相邻三管的空间被用来安装一具海上再装填用起重机),使得面对饱和空中攻击的能力大增,更能发挥宙斯盾系统一次处理大量目标的实力。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本级舰从文森尼斯号(USS Vincenens CG-49)开始,直升机甲板加装RAST辅降系统,以LAMPS-3 SH-60B反潜直升机取代前两艘使用的LAMPS-1 SH-2F。福吉谷号(CG-50)被美国海军选为光纤缆线的安装实验舰,总共装置一套拥有6000英尺长度光纤的光纤格舱缆线服务系统(ICCS),用于主机/发电机组的远端监控,初步确认了光纤数据网络运用在舰艇上的可行性 ;而莫比尔湾号(CG-53)则是第二艘安装ICCS的实验舰,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充到损管监控方面。 同样从莫比尔湾号开始,所有提康德罗加级都将搭载艇从原本长7.92m的小艇改成长7.32m的硬壳膨胀小艇。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2000年10月美国海军柯尔号(USS CoM-242蝮蛇(Bushmaster)25mm机炮le DDG-67)在也门遭恐怖攻击事件后,因应海外值勤任务中,可能面临近岸水面交火、敌方小型快艇威胁与临检勤务等需要,提康德罗加级在甲板上安装2至4挺人力操作的12.7mm机枪,并陆续加装两座由人操的MK-38 Mod1 25mm机炮。MK-38由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开发,1986年起就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炮身为波音/ATK的M-242蝮蛇(Bushmaster)25mm链炮;海军版M242使用的弹药为MK210高爆燃烧曳光弹(HEI-T),射速有五段,从单发到每分钟180发,有效射程2000码(1830m),采用双向给弹(弹舱容量200发),炮身垂直俯仰范围-20~+40度。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2009年2月5日,刚在夏威夷美国海军造船厂完成定期保修的最后一艘本级舰皇家港号(USS Royal Port CG-73)出海进行试车;由于该舰启航前处于赶工状态,许多航行前的检查与测试校正措施都未能妥善执行,而且船舰基本航行所需的测深仪与舰桥上的雷达应答器都处于故障状态,然而皇家港号仍照原订计划在早上8时15分匆促启航。在中午12时1分左右,正在测试航行管理系统的皇家港号将原本用来作为输入的全球定位仪(GPS)信号切换至环形激光导航陀螺仪,立刻产生高达1.5海里的导航误差;虽然导航系统立刻发出警报,但却被舰上人员忽视;而此时皇家港号已经进入开阔水域,近岸航行或危险水域导航测绘编组人员已经解除部署,而舰桥值班的例行巡航编组人员也没有校正船位。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晚上8时左右,皇家港号驶近夏威夷檀香山国际机场(Honolulu International Airport)跑道头附近水域,准备与沿岸接驳交通艇会合,小艇上载着旋翼机辅助起降设施装备检查工程人员;虽然此时舰上值勤的近岸导航测绘编组人员发现了船位误差,但处置措施敷衍,并未立刻校正船位,当然故障的测深仪也无法提供周遭水域深度来示警。结果,皇家港号就这样驶入近岸珊瑚礁区,在晚上8时左右撞上檀香山国际机场跑道头附近0.5海里的珊瑚礁。历经三度拖救失败以及先后卸除舰上700吨淡水与油料、100吨船锚、26000余升未处理的污水之后,皇家港号终于在2月9日被拖离现场。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看完了别忘记点击关注和转发哦

美国海军第一种正式使用宙斯盾的主战舰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