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阅读提示:转载我的亲学生,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航教授的图文随笔。医学总是在不断的总结中进步,医生也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熟!我真的为有这么多优秀的亲学生感到由衷的骄傲!我给陈教授的文章添加了标题,欢迎转发!

《反思》

参加世界华人神经外科会议,会议间歇回顾一下近期的所做的两例岩斜区脑膜瘤,1例复发垂体瘤手术。

第一例是一位66岁女性患者,术前表现为一侧听力下降,面部麻木。我院磁共振报告为三叉神经鞘瘤,遂采取一侧颞枕入路,马蹄形切口。切开天幕才发现,不是神经鞘瘤,而是岩斜区脑膜瘤,两者手术风险及难度不能同日而语了,单纯切开天幕,无法满意显露肿瘤基底。小心磨除部分岩尖,才能充分显露。部分肿瘤侵入海绵窦,肿瘤与脑干及血管分支关系密切。病变全切除,术后病人出现短期肢体一侧肢体力弱,药物治疗后回复良好。感觉当时分离血管时,如果不那么执着,或许结果会顺利的多,那些细如牛毛的分支血管,想说爱你❤ 不容易。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第二例病人仍然是高龄的女性,岩斜区脑膜瘤,采取岩前入路,肿瘤虽然不大,但是异常硬韧,切除费时费力,磨除KAWAS三角,满意显露岩斜区,顺利切除。海绵窦内的肿瘤与颅神经不易分辨,黏连十分紧密,考虑病人为高龄,残留少量肿瘤,术后可以行伽马刀治疗。即便如此,病人术后还是出现一侧瞳孔稍大,所幸没有眼睑下垂,眼球转动尚好,其余一般情况良好。感觉对海绵窦内病变的处理,我还是稍欠火候,毕竟此类病人比较少。但是,对岩斜区脑膜瘤,我现在也不那么露怯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病例,使自己能更加得心应手。岩前入路的直切口,只要处理好颧弓根部的骨质,完全没有必要做马蹄形大切口,暴露基本上很充分,而且对labber静脉保护的很好,对颞叶底部的牵拉也不会特别重。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第三例病人是一个复发的垂体瘤,七年前做过一次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又行了一次伽马刀治疗。近几年双眼视力逐渐下降,近期已经出现一侧失明,家属已经辗转北京上海,以及省内各大医院,最终选择了省医。本来拟请国内知名内镜专家洪涛教授行内镜治疗,洪涛教授阅片后认为肿瘤较大,且为二次手术,又做过伽马刀,并不适合内镜治疗,建议开颅手术为佳。家属经过几天慎重考虑,最终决定由我们来采取开颅手术。我们采取常规前纵裂入路,轻车熟路,肿瘤虽然长得奇形怪状,但是质地松软,影像学上显示奇形怪状的肿瘤,据经验判断,往往质地会比较软。双侧的视神经随着肿瘤的减压,慢慢清晰起来,可以很好的保护。中脑导水管和三脑室清晰可见,除了鞍结节下方不能明视,只能用刮匙尽可能搔刮切除,其余病变全部擒获。术后病人视力没有再下降,神志清楚,四肢活动良好。只是术后纠正电解质紊乱又是一大关,还不能掉以轻心。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滕王阁很美,来南昌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却一直在反省做的三个手术

没有时间去看滕王阁,领略一下大诗人王勃曾写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绝”千古绝句。但初夏的南昌,空气清新,少了些喧闹,多了份惬意。

(本号总顾问梁宝松教授推荐,梁宝松,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