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董林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报人始终不变的坚守。一直关心支持河南日报发展的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领导来了,和党报“天天见”的忠实读者来了,为集团事业壮大立下功勋的老领导、老报人来了,正在不同岗位奉献光和热的集团干部职工来了,朝气蓬勃的小记者代表也来了。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 王绿扬

6月1日的河南日报报业大厦,高朋满座,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一直关心支持河南日报发展的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领导来了,和党报“天天见”的忠实读者来了,为集团事业壮大立下功勋的老领导、老报人来了,正在不同岗位奉献光和热的集团干部职工来了,朝气蓬勃的小记者代表也来了。

大家齐聚一堂,参加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隆重庆祝河南日报70华诞,展望党报集团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次重温历史、检视初心的深情相聚。

这是一次牢记使命,加快发展的崭新起航。

早上8点,报业大厦四楼多功能厅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使命永远——献给河南日报70华诞》纪录片。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老照片,一个个见证河南发展的精彩版面,一代代老报人的深情讲述,记录了河南日报在推动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荣耀与辉煌。

70年前的6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在一手拿枪、一手执笔、穿着军装的报人的欢欣鼓舞中诞生。从此,开启了她作为全省新闻舆论战线排头兵,记录时代发展、见证河南崛起、助力中原出彩的光辉历程。

从1949年6月1日到2019年6月1日,与新中国同龄的河南日报,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云与智”的嬗变;从一张对开4个版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电子阅报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高铁地铁媒体等多种载体、200多个呈现终端的主流媒体集团。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与河南同频,是河南日报发展壮大的根基,是党报集团永葆生机的源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河南日报的发展史是一部厚重的创业史,是一代又一代党报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的奋斗史,也是见证党性和初心的成长史。

——“感谢河南日报选择了我,养育了我。我也在用青春和生命回报她的养育之恩。如果来生可以选择,我还要干新闻!”座谈会上,78岁的老职工代表张惠芳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守护初心”的人生之路。讲到动情处,她数次落泪。老人对新闻事业的深沉眷恋,对“勿忘人民”的浓厚情结,让在场所有人深受感染、备受鼓舞。

改革不息、追梦不止。走过70年辉煌历程的河南报业人始终朝气蓬勃,正在激情满怀地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热情拥抱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走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新蓝海,我们要把对加快发展的强烈期盼、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转化为敢拼善赢、竞相出彩的澎湃动力,在新时代开创新辉煌。”青年记者薛世君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新时代报业人不忘初心再创业,牢记使命更拼搏的决心与信心。

坚持群众办报、开门办报。一代代通讯员、一批批小记者在拥抱河南日报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从打工青年到通讯员,从乡村到县城,从临时工到机关干部,基层读者、通讯员代表、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少庚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河南日报70岁生日送上美好祝福。他说:“是党报的呵护爱护,使我这个农村青年坚定信心,改变了命运,提升了人生高度。我愿用余生,继续践行‘四力’,无怨无悔地向党报奉献自己的全部。”风趣幽默的语言、精彩生动的讲述一次次被台下热烈的掌声打断。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6月1日上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河南日报报业大厦举行,这是获颁社庆纪念徽章的老同志和在职职工合影。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摄

当与会领导将熠熠生辉的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徽章,佩戴在服务河南日报70年的贺宝荣、吴昭江、邵中兴、耿爱荣、张培元等老报人胸前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沉淀着70年光阴带给几代报业人的集体记忆;这掌声,饱含了70年来新老报人对党报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薪火相传的欣慰与感动。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忘初心再出发。

“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河南日报人始终不忘初心,合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谱写了一曲砥砺奋进、不懈努力的奋斗之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董林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报人始终不变的坚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报人重任在肩的使命;勿忘人民、扎根群众,是党报人持续前行的动力;“忠诚、拼搏、创新、务实”,是党报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将以70岁生日为新起点,继续保持创业者的本色,因时应势,勇挑重担,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汇聚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大正能量。”董林动情地说。

仲夏时节,万物繁茂。矗立在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的报业大厦,如一只“催征的号角”,正在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上,不断吹响激越昂扬的主旋律。新时代的党报人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负嘱托,不负芳华,不负时代,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无悔答卷。

今生幸运的事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河南日报老职工 张惠芳

感谢河南日报选择了我,培养了我。我也用青春和生命为她奉献,为她争光!

54年前初夏的一天,河南大学中文系出版的红旗报吸引了一位50岁左右的女干部。陪同的年级主任王老师指着走过来的女孩说,她就是办这板报的。

后来我才知道,女干部就是河南日报秘书长孙振东,这一刻决定了我到河南日报的命运。

1965年7月的一天,24岁的我走进了河南日报社,干上了日思夜想的新闻工作,直到今天。如果来生可以选择,我还要干新闻!

可以说,穆青老师是我新闻事业的领路人。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为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得落泪,决心要当穆青这样的记者,在工作中努力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弘扬主旋律。1991年我把在河南日报上发表的人物特写结集成《崇高的爱》一书,请穆青老师题写书名,请冯健老师作序。他们作为老前辈,非常热情。

1992年3月,我幸运地被穆青老师选中为他写传记。

1993年10月,穆青到河南日报与青年编辑记者座谈,题目就是“勿忘人民”。他说,“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这些年,我为穆青做传、整理文稿,最近又参与制作反映穆青生平的电视连续剧。特别感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和朋友们给予的热诚支持,但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将穆青的艺术形象搬上荧屏。

作为回报,在电视剧拍摄完成后,我要将手中有关穆青的所有资料,包括穆青的修改稿、录音、信件、照片等等,一并捐献给河南日报报史馆。

坚守职责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河南日报新闻评论部评论员 薛世君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与了《河南日报看河南——新闻记录70年》这套丛书的编辑工作,一天一天地翻老报纸的时候,从一个又一个版面上,我看到了中原大地的沧海桑田,看到了河南日报的气质蝶变,看到了一位又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报人的名字。今天,与这些名字对应的,可能是满头的白发、可能是蹒跚的脚步,但横跨70年的那些文字、图片和版面,迸发的是昂扬向上的激情和活力,展现的是记录历史的热忱和胸怀天下的豪情。

今天,媒体融合浪潮扑面而来,河南日报已经从纸上、网上,走向屏端、云端。变化、变迁、变革,是我们面对的时代主题,但是有些东西永远没有变,那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初心。为了资讯传播、内容生产、价值传递的这份职责,为了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千家万户,把河南迈进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下来,我们的身影活跃在险象环生的抗震救灾现场,活跃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活跃在走乡串户的脱贫一线……这么苦、这么拼,我们还这么无怨无悔,就是因为我们的初心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对党的宣传事业的绝对忠诚,对新闻事业的深切挚爱,对河南日报的赤子情怀。

报社大院是个大花园,这里总是枝繁叶茂、充满生机。请各位领导和老报人放心,为了未来更加美好,我们一定会在集团党委会、编委会的领导下,发扬河南日报“忠诚、拼搏、创新、务实”的优良传统,不断磨炼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本领,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热情地拥抱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走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新蓝海,在新时代开创新辉煌!

坚定信念 奉献一生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少庚

从1987年12月29日在《河南日报》二版“生活周刊”发表第一篇处女作通讯到今日,已经整整32年了,32年我从未离开过新闻宣传这个让我自傲、自信的光荣岗位。

那一年,我还是一个因贫困而辍学在家的初中毕业生,年仅17岁。后来外出打工,辛酸多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河南日报》“生活周刊”这个栏目。于是,一肚子的苦水、泪水、汗水沾满了稿纸,带着一丝委屈与希望邮到了编辑部。万没想到,胡维畅老师加了题为《为打工青年鼓与呼》的编者按刊发!靠着党报这一篇反映打工难的通讯,我从村里走到了乡里,开始了新闻通讯员工作。在乡里,我骑着自行车进村入户采访,趴在三伏天的屋子里光着膀子写稿。汗水换来丰硕果,1994年我写的《说说桐河乡的科技互助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荣获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5年,县委一纸调令,我又从乡里走进了县委宣传部。

至此,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只有去奋斗,才无愧于党报给予我的荣誉和机遇。于是,我更加刻苦钻研业务,创下了1999年一年内在中央省市三级党报刊发头版头条29个的辉煌纪录。

2009年,我被任命为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我深知,又是依靠党报,我的人生上了一个台阶。10年来,我牢记使命,狠抓落实,全县订阅《河南日报》由原先的2100份增加到2019年的5687份。同时,我利用发行党报的契机在全县开展了“订党报、学党报、用党报”大比赛活动,让党报的主旋律声音、党报刊发的方针政策、党报刊发的典型人物在唐河大地落地生根,让党报成为干部群众创业担当中的一面旗帜、一种引领。

这里有她最深的牵挂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河南日报收到了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礼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画着精致淡妆,身着红色外套,坐在镜头前送上真挚祝福。

这位老人名叫姚守懿,今年97岁,退休前任河南画报社和新闻图片社社长,兼任河南日报摄影处处长。

她在之江大学(现浙江大学)参加抗日加入新四军,之后回上海做地下工作,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上海解放的前几天,与范长江、恽逸群一起接管《申报》,参与出版首期《解放日报》。

上世纪50年代初,姚守懿跟随爱人来到河南,任治淮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我写了一些治淮报道,河南日报通过新闻工作者‘归队’的名义经过省委把我要去,任报社文化教育部副主任,当然,我也很愿意‘归队’的。”这段故事,作为人生的转折点之一,被她写入了自传《一颗真实的心》。

“她是名好记者,是位‘好姐姐’。”今年85岁的老摄影记者周淑丽回忆道,刚工作时,我被派去沈阳学习,大我12岁的她怕我冻着,把皮大衣借给我,后来还给我织了一件毛衣,“她教会了我党报人责任、担当,让我感受到报社大家庭的温暖。”

改革开放后,姚守懿担任河南画报社社长。她为自己立下规定:对外不吃请,对内公私分明。直至1984年退休的这段时光,被她称为事业的“夕阳余晖”。

退休后,姚守懿跟随子女生活在美国。她加入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以另一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相隔万里的故土和朋友以及曾奋斗过的河南日报,成为老人最深的牵挂。“我一直关注着报社,看到报社越来越好非常高兴,祝福报社的事业蒸蒸日上。”姚守懿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侧记

编辑:胡田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