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拆前,请让我再看一眼少华街!

早就听说了少华街要拆迁的消息,

公交车广播里,

字正腔圆的女声在播报这条街的历史,

于是某天经过这条街的时候,

顺手拍下来,少华街现在的样子。

对于少华街,小编其实不是很熟悉,

只能从身边朋友们断断续续的话语中,

逐渐了解到。

少华街,对于或老或少的徐州人来说,

是记忆里,抹不去的那部分。

这条街以前可热闹了,摆摊的、啥吃的都有,里脊肉饼、羊肉汤、蛙鱼,那会儿下班就喜欢说,走,喝羊肉汤去~

少华街还有卖自考书籍的,我自考那会儿还在里面买过书呢。

噢,还有少华街小学,你看那个校友长廊,啊呦,少华街老早了。

老街,旧巷,

市中心的小桃源,徐州人的朱砂痣。

这是不同年代徐州人,

对少华街的印象,

热热闹闹一条街,

承载着多少徐州人的喜怒哀乐。

无数个白天和夜晚,

他们从这里走过,

笑着跟摊主打招呼,

坐下来,一碗羊肉汤,热乎乎下肚。

也可能是刚下学的小朋友,

一路跑叫闹到摊前,

老板,来两个里脊肉饼,

多放点辣椒。

而现在,少华街要拆了。

曾经的小朋友走在这条街道上,

用手机拍下少华街最后的模样,

再吃一次记忆中的蛙鱼或者里脊肉饼。

老人们晃着蒲扇,

跟小朋友聊起从前的老街道。

街头巷尾,如此短的一条路,

怎么就那么多故事呢?

A 我们记忆中的少华街

你对少华街的印象是什么呢?

是祖孙几代人共同长大的地方?

还是小学时代全部的回忆?

或者是晚上遛弯儿闲逛时传来的香味?

如果回忆也有颜色,那么少华街肯定是粉色,

因为长大后就再也不算小孩子了,

小时候的街道,这条街上的美食,

这所有的一切,也只有粉色能诠释得了。

40后 —— 小小的徐州里,藏着热热闹闹的少华街夜市

你知道以前徐州多大吗?

“东到哪里,西到哪里,北到哪里,南到哪里,就这么大一块地方,以前徐州的老人吃过晚饭,都能绕着徐州走一圈,你想想,能有多大块地方,就是现在市中心这一块儿。一有点事情,大钟楼那边一敲钟,整个徐州市都能听见。那会儿百货大楼是最高的地方,才两层。”

街头一间书店里,碰见个有趣的老人。精神挺好,眼睛亮亮的,比划着说起上世纪70、80年代的徐州,间或听到熟悉的地名,那时候的徐州,大概真的是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小到吃罢饭都能绕着徐州走一圈。

(书店)

“少华街可早了,你看那个校友长廊,多少人,那时候下了班最喜欢说,走,喝羊肉汤去~哈哈哈哈~”

穿过大大小小的店铺,看到老人所说的“校友长廊”,真的是很长一条走廊,许多人名陈列在里面,看着这些介绍,偶尔从中间看见熟悉的演员,惊叫一声,阿,原来他以前在这里上过学。前面的大叔似乎也被这些人吸引,停下来看少华街小学这些光辉灿烂的校友们。

(校友长廊)

60后说,70后说,80后说,

终于等到我们了。

最年轻一代90后,也早就上了大学,

忙碌充实的生活里,

你可还记得少华街那抹夜色?

90后 —— 记忆中的少华街小学

以前晚上吃完饭就跟着家人逛夜市,那时候少华街可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我小学就搁少华街小学上的,有点钱就想跑出校门,去小摊上买里脊肉饼,少华街蛙鱼也好吃。

多少年了,学校跟夜市成为少华街的代表,留在徐州人的记忆中,每天饭后习惯性走过来遛弯,看看一家几代人共同的母校。今天,我终于来到这里,校门紧紧闭着,文具店还在营业,校门口贴着之前派位的名单,薄薄的一张纸,这所学校在少华街上招收的最后一届小萝卜头们也早就开学,等到明年寒假开学,学校也要搬走了。

(少华街小学)

卖糖稀的老奶奶、“上当一回砂锅店”,少华街的乒乓球、少华巷的游泳,当年多少孩子因为这个,进这两所学校……少华巷门口的炸串和娃鱼是每天放学必点的饕餮……

谁的童年能少得了漫画呢?阿衰、豌豆还有一本本的漫画书,卖漫画书的小店就在旁边,拿到课堂上偷偷看,也不敢让家长发现自己的“小秘密”。顺着校门往这边跑,几块钱,就能买一堆吃的和心爱的漫画,对于女生来说,五颜六色的笔,花花绿绿的本子才是最爱,印着百变小樱、小鲤鱼、虹猫蓝兔的本子总是第一时间被抢完,字太丑,连名字都舍不得写在上面,买一堆放在家里,真幸福啊。

B 被拆迁的少华街

现在的少华街是灰色,

“拆迁”、“城建”,被拆的七零八落的店铺,

虽然还是熟悉的老街道,

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所以现在的少华街是灰色,

拆掉这条街能迎来太平洋百货,还有点希望在,

这或许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

可我们想吃着熟悉的味道,走曾经的街道,

生活在这样一个徐州。

墙上写着大大的“拆”,

楼里的住户大多已经搬走,

时不时传来玻璃从高空坠落的声音。

早上刚下过雨,这里到处都是脏兮兮的,

玻璃渣、烂家具等等,像被台风洗涤过的小镇。

楼梯旁遗弃了很多花盆,

干巴巴的土埋着干巴巴的植物,

透过小孩子扔掉的海星,

对面那栋楼肯定也是这样的

杂乱、破败、透着物是人非的感伤。

时隔半个月,又来到少华街,

各个店门口的垃圾已经被清理完,

现在的少华街,干净、明亮,

如果不是周围红色的“拆”字,

还真会忽略这里在拆迁。

肯定不止一个人疑惑过这个店名,

“上当一回砂锅店”,你在里面“上过当吗?”

砂锅好吃吗?有没有人问过老板,

为什么取这个店名呢?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店门前的垃圾就已经清理完,

砂锅店在少华街上的痕迹就这么抹掉了。

① 8.16号

② 8.31号

寒假开学后,少华街小学也要搬去新校区了,

这所学校因为少华街上,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可现在少华街被拆了,学校也要搬走,

名字还是“少华街小学”,未免有点讽刺。

吃惯了的店铺突然要搬家,

就像刚看完一本小说,或者刚失恋,

大脑很清楚发生的事实,

身体却早就习惯从前的味道。

这些店铺东一个西一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想肯定会有人愿意花费大把的时间一一去寻找,

在每家店坐下来,跟老板熟络的聊天,

再尝一尝记忆里的老味道。

C 未来的少华街地块

有拆迁就有重建,

所以,未来的少华街地块,是绿色,

因为绿色意味着生机,从这张图上也能看出来,

这附近的的涉及范围远不止少华街,

项目规划范围东至中山北路、南至淮海西路、

西至福顺街、北至富国街,

用地面积达到4.7公顷(70.5亩)。

而少华街路北一侧的店铺大部分已经撤离,

根据之前的报道,

未来的中心商圈将在原古彭大厦的基础上

开发16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体,

并将建设新的超高建筑。

地块内最关键的三个单位:少华街小学、

第一人民医院、古彭大厦,

未来也都会有各自的安排。

少华街小学新校区在华东机械厂地块,

海尔滟澜公馆的东隔壁,

本部计划于明年寒假开学后整体搬迁。

第一人民医院新院位于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南侧,

占地面积210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设置床位2500张,设3800个停车位。

该项目已于2016年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古彭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宣告破产后,

古彭大厦并没有关门,

今年6月,跟北京君太太平洋公司进行了资产转让,

那么未来北京君太将把古彭大厦打造成啥样呢?

之前官方媒体曝光的效果图是这样的,

也就是在原古彭大厦的基础上开发

16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体。

D 怀念少华街的烟火气

油烟混合着灯火偷来这香味作伴,熙熙攘攘的人群揭开徐州夜市的一角。昏黄的路灯下,你可还记得这碗蛙鱼?小小摊子后忙碌的身影?羊肉裹着辣椒在舌尖爆开的瞬间?你可还记得,在市中心繁华掩盖下,这里藏着的另一个天地,富国街、少华街、诸达北巷......

比起满街的高楼大厦,

夜市永远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烟火混合着香味钻进鼻腔,

人还没走进去身体已经先一步察觉到这美味,

少华街的蛙鱼、富国街的炸串,

彭城路的大排档、巨龙的炒年糕......

怎么能忘记这些美味呢?

因为夜市上的小摊子多数是红色的顶篷,

所以少华街的味道,是红色。

如果要拍一部有关徐州的电影,

那么这里算得上最好的取景地,

不需要过多准备,架起摄影机,

慢动作拍摄,配上旁白,就是无数个夜晚,

徐州人的真实生活。

往右走是少华街,往前走拐个弯就到富国街,

还有这条路上的N家店铺。

这个开在少华街蛙鱼门前的里脊肉饼小摊,

一开就是11年,想必也是很多人的记忆,

酥软的面饼包着里脊肉,辣酱和孜然也来凑热闹,

一份里脊肉饼很快就制成,

6块钱买到的不只是小吃,还有快乐。

还记得这家“怪味炒面”吗?

开了十几年,价格公道,味道不错,

老板说,还有从小学吃到大学的顾客呢?

我想,对一家店铺来说,这是最好的称赞了。

在合肥想吃到这样一份炒面是很难的,

大学门口那家店炒出来的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街上的小吃店也少有炒面,

面条混合着孜然,还有脆脆的绿豆芽,火腿,

总要尝过才知道炒饭炒面的好,

店名怪,炒面却不怪,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小店。

走到校门口,又邂逅一家文具店,

花花绿绿的笔记本,一溜儿参考书,

里面各种水笔、画笔才是女孩子的最爱,

来买书的家长跟店主聊着天,

小孩上几年级了?2号开学吧?

买这个书,准没错的。

我们为什么会怀念一个地方呢?

像是想念一个人一样去怀念,微笑或感伤,

我觉得,是因为太久的时间,生活在这里,

数不清多少天,从这里走过,走进一家家店铺。

少华街早已经成为生活里不可割舍掉的那部分了,

整个人太习惯这条街的存在,

所以现在,它要被拆掉了,不舍、委屈。

还在想,如果一切是原来的样子,该有多好。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By菲茨吉拉德

你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雨后的路灯,

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建成新的太平洋百货,

走在街上,谁也不知道谁的心里还惦记着这么一个地方,

不趁着少华街还没有被拆完再去一次的话,

等到以后,就只能梦回少华街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太多的老街被拆除,

几代人的记忆也被终结,

依然有人怀念着曾经的徐州,

曾经的少华街,

你有哪些关于少华街的记忆?

留言告诉小编吧。

部分来源:无线徐州、徐州人来疯

徐州地铁圈  原创出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