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按照金人的说法,那就是金兀术率金军屡屡攻城略地,宋军毫无还手之力了,郾城、颖昌之败也是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金史》里也记载了“宗弼还军于汴”,和《宋史.岳飞传》记载的,金兀术被岳飞击败逃回汴京倒是相符合,不过金人说退军的原因是“时暑”,也就是天太热,不过话说,金人不是前线战事顺利吗,天热就退军了,看来金兀术还是蛮在意将士们的感受嘛。而朱仙镇大捷被质疑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这件事最早记载于岳飞孙子岳珂所写的《金佗稡编》,这多少让人认为这是岳飞后代在吹捧岳飞,但是岳珂写时离几场大捷才几十年,不管是老人,宫史,民间传言不可能因岳珂夸大其词,极力吹捧的故事而不提出质疑和反对吧,岳飞被追谥为鄂王,不可能才杀了几个金兵,打了几个小胜仗吧。

岳飞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在被高宗召回之前,黄河以北汉族起义军大多以岳飞为号令,造成金国后方不稳导致朝野震惊,加之金军主力这时已经被打残,岳飞如果要继续进军可以继续收复失地,如果有需要给予岳飞时间,直捣黄龙并非不可能。只可惜,最终他冤死风波亭,后世对于岳飞取得的战绩是颇有争议的,尤其是朱仙镇大捷,以500背嵬军大破金兀术10万大军之战,那么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呢?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的确此事记录在《宋史.岳飞传》中,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但是在另两部有关南宋初期的重要史料《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并未记载,按照《宋史.高宗本纪》的记载是,乙卯,金人攻颍昌,岳飞遣将王贵、姚政合兵力战,败之。壬戌,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颍昌、蔡、郑诸州皆复为金有。也就是说当时岳飞不在朱仙镇,而且也没有明确记载有关朱仙镇大捷的情况。《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八日己酉岳飞及金人兀术战於郾城县败之。二十一日壬戌岳飞自郾城回军。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而朱仙镇大捷被质疑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这件事最早记载于岳飞孙子岳珂所写的《金佗稡编》,这多少让人认为这是岳飞后代在吹捧岳飞,但是岳珂写时离几场大捷才几十年,不管是老人,宫史,民间传言不可能因岳珂夸大其词,极力吹捧的故事而不提出质疑和反对吧,岳飞被追谥为鄂王,不可能才杀了几个金兵,打了几个小胜仗吧?而且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作出了如下总结:“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另一个原因是,元朝在编纂《宋史》的时候,由于成书时间短,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再者脱脱也是多少给予岳飞高度赞扬的,不过如果说史料严谨问题的话,《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不见得多么严谨。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宋史都说秦桧销毁与岳飞有关的史料,秦桧这种奸相,绝不会如实记载岳飞战绩,而且会极力抹杀,杀之也无足轻重,极力安排自己的人负责撰写,如如实写岳飞战绩,只能说明岳飞越不该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因作者撰写该书适在秦桧、秦熺父子恣意篡改官史之后,《要录》便不免因袭旧章,承其谬误。《三朝北盟会编》也是成书在秦桧之后,征引的文献达二百多种,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所以说对于有没有朱仙镇大捷,只能从历史记载去推敲了,相对来说《金史》里倒是留下了蜘丝马迹。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当然《金史》在描述宋金战争的时候,一大特点就是扬胜讳败,自然是没有朱仙镇这场战役没有记载,《金史.熙宗本纪》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乙卯,宗弼遣使奏河南、陕西捷。显然对于这段宋金战争一句话就带过了,别说朱仙镇了,之前的大战也是只字未提,《金史.宗弼列传》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如果说按照金人的说法,那就是金兀术率金军屡屡攻城略地,宋军毫无还手之力了,郾城、颖昌之败也是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金史》里也记载了“宗弼还军于汴”,和《宋史.岳飞传》记载的,金兀术被岳飞击败逃回汴京倒是相符合,不过金人说退军的原因是“时暑”,也就是天太热,不过话说,金人不是前线战事顺利吗,天热就退军了,看来金兀术还是蛮在意将士们的感受嘛!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相对来说金史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说击败的对手大将是谁,都只说击败岳飞,哪怕岳飞并非主帅也得背负战败的历史记载,说明什么?岳飞给金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不过搞笑的是秦桧喊金人叫爹,金人喊岳飞叫爹,秦桧肯定受不了,辈分被岳飞甩了一条街了所以这不能忍,秦桧很用心的把岳飞在对抗金国功勋胜绩要么抹掉要么转给其他人,目的不言而喻。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哪怕他的儿子曾孙后来抗金为国捐躯,但是到头来还是洗刷不了家族的耻辱。就算他秦桧篡改历史,但是宋史是元朝宰相脱脱主持编修的,他就很鄙视秦桧,颂扬岳飞,所以秦桧在佞臣传里,再加上汉族知识分子努力基本宋史还是靠谱的。篡改的那些东西基本反正了。但是因为距离当时那段真实的历史太远了,肯定会有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我个人是相信朱仙镇大捷存在的,但是说以500背嵬军大破10万金军还是有些夸大吧。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以极少精锐击败十数万大军的战例的确有,比如唐代李靖“夜袭阴山”,先是苏定方率数百精骑冲击,攻破颉利可汉的大帐,李靖随后冲杀,终于大破突厥十万大军。这个战例之所以能成功有几个点很关键:一,大雪之夜,二,战争的突然性,三,突厥人根本无法判断唐军究竟有多少人,以为是唐军主力已经到了,所以丧失了抵抗的信心。这些才是以唐军少胜多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大白天,正面对抗,李靖所带领的那点人给突厥人塞牙缝都不够。相对来说朱仙镇大捷并没有什么突然性,而且宋军的总体战力并不会对金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就算突袭,也不会让10万金军因畏惧而溃败,所以个人觉得,当时在朱仙镇,岳飞是以少胜多,但是对面的金军应该没有10万。除非朱仙镇所屯之军并非主力,是其临时调集拼凑的杂牌部队,士气涣散,形同乌合。这倒是有可能造成一处败退引发全军混乱的情况。

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丝马迹

我个人并不关心岳飞的军事成就确有被人为夸大的事情,因为这不关他本人,他是为国愚忠而死,百姓心疼他可怜他,愿意往他身上贴金又如何。从这个角度,民间草根与专家学者的角度和衡量标准是不一致的。不管如何,在汉民族面临挑战和灾难面前,他是态度鲜明、有所担当的,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下殊属不易,对于民族脊梁的人物,我们不应该去有意抹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