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不过咱们关于屈原县不说,我们先来说说事情的真相。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十几种,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纪念屈原以及伍子胥这两种。

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要说起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话,相比大多数人关心的是三天假期。但是在玩乐之余,我们总是要饮水思源,我们还是有必要知道究竟是谁给我们带来这福利的。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不过咱们关于屈原县不说,我们先来说说事情的真相。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十几种,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纪念屈原以及伍子胥这两种。根据《史记》中所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为官期间十分清廉,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不过由于耿直的性格害了自己,因为两次直言进谏,而被驱逐流放。屈原也却是倒霉,撞到了枪口上。首先楚怀王遭受了张仪的蒙蔽,将屈原流放。其二便是楚襄王由于听信谗言,又再次将屈原流放。虽然遭受了两次流放,但屈原心中对于国家的热爱始终不变,在得知楚国被破城的时候i,便写下了绝笔《怀沙》绑石投进了汨罗江。在屈原投江之后,因为上天被他的这种爱国情怀,被他以死殉国的壮举所感动,江中的鱼群将他推上了江面,久久不沉。之后,两岸的百姓为了防止其它鱼群吃他的肉,边乘船驱赶鱼群,同时将包裹的米饭投入江中,赛龙舟以及粽子便是由此而来。

而另一种说法便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根据《后汉书》中所记载,伍子胥为人刚正不阿,而且足智多谋。由于在建议吴王夫差杀死勾践没成功后,越来越得不到吴王赏识,,最终由于吴王听信谗言将其赐死。而且在死后,还被装入皮囊之中,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被投到了江中。后来百姓为纪念伍子胥,便由此设立了端午节,当时百姓认为江中汹涌的波涛便是由伍子胥所化。那么事情的具体真相是什么呢?其实关于屈原与伍子胥是忠臣这一点毫无争议,但是对于将端午节的来历放在谁身上却是是一个问题。首先伍子胥出生在公元前559年,别赐死时是在公元前48年,而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这下就一目了然了,在伍子胥被赐死的时候,屈原还没出生。因此以纪念亡国志士的端午节应该放到伍子胥身上比较合适。不过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确实是来自与屈原,所以说端午节是来自伍子胥,而端午节中的很多习俗则是来自于屈原。

其实最早时期粽子只是为了投进江中喂鱼的,为的就是希望鱼吃饱,不会在伤害屈原的身体。直到西晋时期,粽子才正式被百姓拿来食用,慢慢的就变成了端午节必吃的习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