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35雷达抛白眼技能太出众,比歼20更适合护航轰6绕岛巡航

5月11日,解放军的苏-35战机在多次战巡南海后,又迎来一个重要节点,那就是护送轰-6K飞机前出巴士海峡。在前出西太、绕岛巡航成为常态的背景下,苏-35的到来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苏-35的性能虽不及歼-20、F-22这些五代机,但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却非常适合进行类似的巡逻任务,甚至在这种巡逻任务下,它应该会比歼20、F-22这类飞机更好用。今天,北国防务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说说这事儿。

△苏-35护航轰-6K巡航宝岛

之所以这么说,很大的关键在于它的雷达视野。除了苏-35跟苏-57外,很多战机都是用一个雷达,如果是相控阵雷达,视野就是±60~70度,也就是无法做到既要完全侧面面对目标,又要监视目标。苏-35的“雪豹”-E雷达有转向装置,视野达到±120度,也就是甚至在稍微背着目标飞行时,一样可以用雷达监视目标。也就是它可以做到在绕台的全程始终用雷达监视台湾空域。这样的飞行方式有几个优点:

△以前都说俄罗斯相控阵雷达安装转向装置是弥补雷达性能不足,不过如今欧洲的很多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也都用上了转向装置,并被重点宣传

其一,以侧面面对目标,或是进一步的,以侧面面对有威胁的雷达,例如防空雷达,这时候相对于雷达的径向速度很小,对于多普勒雷达而言很容易被当成杂波滤掉,如果不用多普勒模式,是可以看到,但苏-35要实施干扰就相对简单。

其二,就算大型雷达不好骗,如果最终要用防空导弹去打苏-35,导弹导引头通常就是用多普勒滤波功能去区分战机以及箔条干扰弹。如果苏-35善用侧转优势,就有机会让导弹导引头失效,此外如果再用箔条干扰弹,这时对多普勒雷达而言就很难区分箔条干扰弹与飞机。

△此次护航过程中解放军苏-35首次挂载RVV-SD中程空空导弹和RVV-MD短程空空导弹亮相

其三,由于是以侧面面对台湾,因此导弹射程都会缩短。拦截方如果要对苏-35产生威胁,需要靠得比其它战机还近。苏-35如果要直接离轴发射,射程一样会变短,但它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转向敌人以延长射程,主动权在苏-35手上。

苏-35这种攻守兼备的特性甚至比隐身战机更好。例如如果拿歼20或F-22这类飞机来绕台,它们会因为隐身而有自卫优势(防守方比较不容易发现它,以及它比较容易干扰防守方而化解威胁),但受限于雷达视野,在机动路径上必须有所讲究才能随时监视台湾空域。而且除非一开始就是交战状态,否则像是在巡逻或是对峙状态时,双方战机可能会靠很近,这时隐身性能的帮助就比较小。

△歼-20虽然有隐身优势,但身边有轰炸机这样的超醒目目标“陪伴”,被重点搜索之后隐身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而且护航往往要和敌方很近,隐身优势也会被削弱

所谓 “以正合,以奇胜”,苏-35很适合担任 “正”的角色,负责巡逻、对峙、主力作战等正规用途,隐身战机则担任 “奇兵”角色,要点突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