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国网友在美版知乎quora上提问:Do you find that your English is deteriorating the longer you stay in China ? 你有没发现你在中国待得时间越长,你的英语就越差?

长时间说另一种语言,肯定会影响自己母语的, 曾经看到过一个节目,说的是抗战时期,日本的一个民间医生来中国当时他30岁左右,在中国呆了五十多年,在中国期间由于接触到的全是中国人,所以在这五十多年里都没有用过日语,后来回日本探亲,就完全不会说日语了,思维等也变成汉语思维,在日本呆了几天,就呆不下去了,很不习惯,又回中国来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长期呆在中国的外国人说的英语被汉化了

下面是外国网友有就这种现象的评论:

我在海外教书已有9年了。是的,绝对会变成这样。每当我回国看望家人/朋友时,我常觉得自己说话表达比以前不连贯不清楚忑多了,我还会舌头打结。

那就多说几次“那个、那个”来整理下思路。

前提是他家不是黑人。

对!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因为我在北方待过,所以我说话的时候开始带儿化音了,这让我听上去像个该死的海盗。

你还学会了其他的北方特色吗?比如酗酒、抽烟等等。

他们会令人惊讶地咳出恶心的一大口痰,然后吐向街上没有任何戒心防备的西方人。谁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呢?

英语不是我的母语,但不管怎样,在工作中,我需要一直有意识地简化我的英语,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语的。我发现自己即便在不需要这么做的时候也已经(习惯)这样做了,我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昨天才学会说话的人。

同楼上,因为你必须达到英文语言学习6级的水平,所以你已经形成了使用避免产生问题或误解的用语的习惯。

不,我发现我的口语口音比以前更标准更易于理解,因为我会特意放慢语速将发音说得更清楚,以便同事和客户能理解。

一个有趣的现象:长期呆在中国的外国人说的英语被汉化了

我不确定我的英语是否越来越差,但我认为这与我更能察觉到自己的错误有关。

对!不是发音、写作或忘记单词。但我的口语语法已经大幅度跳水了。特别是动词的词形变化和省略连词。

我的语法现在很差。在中国待了一段时间后我把它简单化了。我每天和工厂的人一起工作。我会这么说:“你看下这个、不、好的、你现在就修下。修好后让我看。我检查下。“

我刚来这儿,但由于中国人缺乏英语词汇量,我发现自己会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说明重复同样的语句/问题。我感觉自己变得在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英语。

另一个问题是,我有时不知道他们说的英式英语用法/美式英语用法是什么鬼,我只告诉他们我在澳大利亚对这种东西的叫法,如果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那我就必须得谷歌下。例如,这里没人知道什么是帆船玻璃杯(玻璃酒杯)。

我的英文是提高了,因为我必须努力减轻我的口音,而且我为了雅思考试而用工过。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在新加坡待了一年,现在我干什么都用“能”。能?能啦!能能能。

哎呀,我说我能拉(音译)。

顺便说句,新加坡人用的“can or cannot?”这个短语。我猜它来自于“可不可以?”

一个有趣的现象:长期呆在中国的外国人说的英语被汉化了

中国网友评论:

* 这很正常,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呆久了谁都一样。

很多中国人在英美呆久了回国经常说话的时候带着英文单词,不过扳回来也很容易,在国内呆段时间就好了。

* 不认同你这点,有些人,比如高晓松,时不时要喷出几个单词来。感觉他不是不会说中文,他写歌词都写那么好。纯粹就是装逼而已。我经常看他的晓说了解一些外国的事。经过我几年的总结,此人表面上热爱和平唾弃战争,其实就是投降主义者而已。经常口里秀自己的长辈科学家权位多高什么的,北京子弟上清华北大就应该分低,因为他们是精英的后代,一股子优越感让人鄙视。然后聊到金主,比如马云,比如韩国赞助商,满嘴都是拍马屁。这种人放在乱世绝对是个投机投降妥协主义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