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国,刘邦做了皇帝,他的妻子吕雉就自然而然当了皇后。这吕后不仅为人颇有心机,而且政治欲望强烈。为了实现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愿望,她想出了“性贿赂”的旷世绝招,用宫中的美女去收买刘邦的所有被封为王的儿子。

  当然,吕后担心分配不公,反而会引起这些儿子们的反对,弄巧成拙,因此,她给这些为王的儿子每人均送去五名美女,以显得母后对儿子们的公平公正。然而,就在这次空前绝后的母亲贿赂儿子的历史性创意的实施过程中,却演绎了一个贫苦女孩子错上龙床而因错得福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从这个女孩子的身世说起。

  西汉初年,有一个年轻的贫苦女孩子,因为长得美丽,被征选入宫做了宫女。古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话说得真是不假。那年月的女孩子,只要一入宫门就等于落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牢笼,生死荣辱都由不得自己了。白天小心谨慎唯唯诺诺地当差,只恐一不小心飞来横祸,弄丢了小命。

  夜晚也许太疲倦了倒头便睡,也许睡不着的时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想着自己茫不可知的命运,纵然有千愁万绪千悲万苦,也只能和泪吞咽,又向谁去诉说?其实,这种宫女生活还算好的,最让这些青春似火的宫女难以忍受的是性生活的寂寞,而且是永无时日,甚至于熬成了白发宫女也难能见到一次男人。

  正如古代有一首诗说的那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诗虽然说的是唐朝的宫女,但是,只要是皇宫,就必然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历朝历代的皇宫都是一个样。

  然而,这个女孩却幸运的很,碰到了吕后要用美女贿赂儿子的好时候。这一天,吕后颁旨要挑选一批宫女赏赐给在各地为王的儿子,这个女孩子的名字也在名单之中。为了能去这个一个好的地方,她踌躇了半晌,最后还是鼓起了勇气,私下找到主管此事的太监,央告他把自己分到离家乡清河郡,也就是现在河北武邑县近一点的地方。当时那里是赵王的地盘。这个女孩子希望能分配到赵国的邯郸去侍候赵王。

  这个女孩子自然知道宫中的潜规则,因此,为了实现自己这小小的愿望,她还主动送了礼,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献出来,希望以此来打动这位主管此事的太监。但是,没想到这个太监竟然将女孩子要去的地方记错了,等到发现这个错误时,吕后已经按照上报的名单批下来了,这个女孩子被派往代国。

  于是她为此失望之极,痛哭了很久。原来代国是一个偏僻荒凉的边国,没有人愿意到那儿去,何况是一个女孩子!然而,事已至此,难能更改,痛哭也无济于事。就这样,这个女孩子与其他四位个女孩子哭哭啼啼上了马车,千里迢迢奔赴代国而去。当时代国的代王叫做刘恒,国都就是今天山西的平遥古城。

  其实,还是那句古话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谁知此一去,这个女孩子的命运竟然在不久之后展现出一片阳光明媚的新天地。虽然这个女孩子起初极不愿意走上代王的龙床,然而,她还是在一夜之间被代王变成了女人。不想没有几年,她竟然为代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于是,她成为了代王床上的宠妃。此时,代王已有一位王后,并且也已生儿育女。这女孩子既然出身寒门,也就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是安分守己地侍奉代王,侍奉王后,也侍奉代王的亲生母亲、她的婆母大人。日子久了,她大概以为自己也就这个样子在代国终老一生。

  又过了几年,代王的王后突然病故,而这位王后给刘恒生的四个儿子也一个接一个地相继随着母亲而去。于是,这个已经成为女人的女孩子就成了代王的王后,这让她不由得喜出望外。心想当初虽然错上了龙床,而如今能成为代王的王后,也算没有白来这平遥古城一场。

  正当女人还沉浸在做王后的喜悦之中的时候,大汉的朝廷上出了大事,吕后病故,周勃、陈平等人联手诛灭了吕氏家族,他们要物色一个适合他们意愿的刘邦的儿子来做皇帝,于是,谨小慎微的代王刘恒在无意中却被他们有意地挑中了。

  刘恒被接到京城,登上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打造“文景之治”的第一世皇帝汉文帝。汉文帝一登龙位,就将那个已经是女人的女孩子立为皇后,并把这个女人生的大儿子刘启封为太子,这就是日后历史上所说的汉景帝,他是打造“文景之治”的第二世皇帝;二儿子刘武就是日后历史上所说的梁孝王,女儿则是后来所说的“长公主”或“大长公主”,名叫刘嫖。

  这一连串的喜事,像雪片一样地落在了这位早年备受苦难的可怜的窦女头上,这样充满悬念的错上龙床、因错得福的故事,真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正如史家司马迁为此感叹的那样:“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想提高道德水准,想提高办事能力,那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但是你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连孔子那种大圣人都没法解释“命运”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以说清了。

  说起来所谓“命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运气”、“机遇”、“偶然性”,就如同打麻将牌的“手气”,有时一口气地输上几十盘,有时又一摞气地连赢几十盘,没有道理可讲。但这种偶然性如果让政治家、军事家连续碰上一两回、两三回,那可就不得了了。在那部众所周知的《史记》中,司马迁时常为这种人的奋斗而感慨,也有时奈何不了对其“命运”的慨叹。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神秘莫测的命运之光,突然降临在了这个女人身上,使她这样出身寒门的女人又一次走进了富丽堂皇的未央宫。

  女人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未央宫的时候,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那是听别人的召之即来、呼之即去宫女奴婢;而这一次走进未央宫,竟然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这天上地下的差别,自然让这个女人百感交集,泪花潸然。人生的命运的悲欢真是神秘莫测,难以臆断。真不知道当初那个记错了女孩子要去地方的太监,此时应该怎样为自己的前程着想。

  这个女人的命运之好,是那个时候天下所有女人难以比拟的。她不仅坐上了皇后的大位,而且是一位长寿的女人,她不仅看到了儿子刘启做了皇帝,而且还看到自己的孙子也做了皇帝。于是,这女人又被尊为皇太后,一直到尊为太皇太后,在大汉王朝的皇宫中享受了四十五年的荣华富贵,尤其是当她成了皇帝的母亲、皇帝的祖母的时候,连皇帝也要毕恭毕敬,没有人敢违抗她的意志,那真是权势尊荣无以加复。 可是,这个已经走进权力中枢的女人偏偏信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反对朝廷的一切变革。虽然她坚持的是一条自刘邦、吕后、文帝以来四十多年的既定方针,但是,她没有看到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缺乏与时俱进、共克时艰的观念。

  其实,在文帝的时代,就已经有人大声呼吁国家必须改革了,这就是以贾谊为代表的尊儒的一派,其主要思想见于贾谊的《陈政事疏》,也叫《治安策》,里面所讲的问题即解决国内封王割据与对外抗击匈奴等等。到了景帝时代,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具体表现为以晁错为代表的尊法一派。两者的理论尽管不同,但都是反对“黄老路线”再延续下去。

  但这个女人硬是坚持既定方针,把持着既定的权力、既定的思想与组织路线不变。《外戚世家》为此写道:由于太后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所以上自皇帝、太子,下至窦氏家族等皇亲国戚都必须读《黄帝》、《老子》,都必须尊崇黄帝、老子的思想原则。就在她去世之前,她的孙子汉武帝刘彻也不敢重用儒生,这个女人政治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好在这个女人心胸并不狭隘无量,基本还算是识大体,明大理,顾大局,没有十分为难执掌朝政的皇帝们,以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时期,就是“文景之治”。所以这个女人最后得以平平安安地老死宫中,安葬封陵,结束了她在这世上传奇的一生。

  其实这女人不仅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姓,就是“窦”,也有一个十分别致的名字,叫做“猗房”。但是,史书上只称她为窦皇后。汉武帝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窦皇后谢世于大汉的皇宫。安葬封陵之后,人们看到她的坟墓是一座巨大的覆斗形土堆,就矗立在长安城外白鹿塬上。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她的陵寝上那越积越多的黄土,不知还记得这一段《汉书》上记载的传奇故事?那年复一年蔓生的野草,是否还在怀念当初那个错上龙床、因错得福的女孩子呢?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这些美女不仅美貌无比,而且都在历史上有名气,很有典故。

  第一个美女就是陈阿娇。当年4岁的胶东王刘彘就对身前的小美女阿娇垂涎,当姑母问他阿娇怎么样的时候,小刘彘就很懂事的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筑之。这便是“金屋藏娇”的来历。

  你看小刘彘多会说话,就因为这一句话,让姑母长公主费尽心机的要把小刘彘扶上皇位。后来果然如愿以偿,六岁的他被立为太子,后来改名字为刘彻。

  16岁时即位,此时陈阿娇便成了陈皇后。可惜婚后的日子并不幸福,一般是因为陈阿娇出身高贵,再加上比刘彻年龄大,对刘彻多有不逊之态,言语之间让刘彻很不舒服。

  刘彻是个很花心的男人,此时恰好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喜欢给弟弟保媒拉纤,此时遇上了会唱歌的卫子夫。卫子夫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让汉武帝心里头发痒,于是一拍即合。

  据说是汉武帝如厕的时候,和卫子夫好上了,从此二人如胶似漆,只羡鸳鸯不羡仙。陈阿娇自然不服气,又哭又闹,甚至要死要活,可是汉武帝都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陈阿娇又弄出了巫蛊之祸,让人刻了个小人,说要把卫子夫给弄死。结果事发之后,处死好多人。连陈阿娇都被打入冷宫。打入了冷宫的陈阿娇花了大价格让大才子司马相如给自己写了一篇《长门赋》,可惜于事无补。不久卫子夫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大概是色衰而爱弛吧,卫子夫做了31年的皇后,汉武帝居然感到自己和她不合拍了。这时候有个乐师叫李延年,唱了一曲《佳人歌》,词中说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平阳公主自然不愿放弃这个拉皮条的好机会,于是就把李延年的妹妹介绍给汉武帝,果然佳人难得,汉武帝喜出望外。

  婚后的日子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不过人有旦夕祸福,李夫人生过孩子之后得了下红之症,最后久治不愈。

  后来,汉武帝亲自前去探望她,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道:“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皇上。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皇上。”汉武帝说:“夫人病重,大概将要不能痊愈,让我见一面再嘱托后事,岂不快哉?”

  李夫人说:“妇人容貌未曾修饰,不可以见君父。妾不敢以轻慢懈怠的态度见皇上。”汉武帝说:“夫人如见我一面,将加赠千金的赏赐,而且授予你的兄弟尊贵的官职。”

  李夫人说:“授不授尊官都在于皇上,不在于见妾一面。”汉武帝还是坚持一定要见她,李夫人便转过脸去叹息流泪,不再说话。

  于是汉武帝不高兴地起身离开了。别人都说李夫人不懂事,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愿见皇上,正是为了能确实地托付兄弟之事。我因为容貌美好,得以从微贱地位获得皇上宠爱。

  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则爱意松懈,爱懈则恩义断绝。皇上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来看我,正因为我平生美好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抛弃我,还怎么会记得怜悯录用我的兄弟呢!”果然汉武帝对李夫人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对李夫人的儿子格外看好。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一直耿耿于怀。狩猎河间时,遇到一团紫气。传说此地有一女子天生握拳不能伸展于是召见她并将其手展开,展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称为拳夫人,又称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

  这时候汉武帝拿着宝贝供养着她,生下儿子刘弗陵后,立为太子。不过临死时,为了防止女主乱政,却把钩弋夫人杀死了。

  不过这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常说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其实汉武帝后宫远远多于这个数字,据记载后宫女人有几万人,堪称皇帝后宫之最。可惜了这些女子,在汉武帝的淫威之下,荒了容颜,白了头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