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胜战路上的滚滚洪流——河南省郑州警备区冬训演练中查纠和平积弊闻思录

■曹红学 焦景宏

写在前面

当前,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国防动员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未来战争中,国防动员系统如何才能适应战争形态变化,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为军队打胜仗提供强大的动员支撑?

近日,河南省郑州警备区在新郑始祖山冬训中构设实战背景,对表习主席发布的开训动员令,查纠国防动员系统和平积弊,查找解决问题3大类31个,数十项新举措进入新年度国防动员工作计划方案。

查纠和平积弊!走进郑州警备区冬训演练现场

图为郑州警备区冬训演练中,民兵防空、交通保障和渡河保障分队,在黄河渡口保障过境部队渡过黄河。孙彬摄

身子进入新时代,脑子装的旧思维——动员演练岂能刻舟求剑

“呜呜呜——”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某化工厂和黄河大堤同时遭‘敌’空袭……”1月3日,郑州警备区在冬训途中设背景、出考题,拉动检验3个县级国动委、8支应急分队。各参演分队闻令而动,专业装备纷纷上场,很快完成防洪、疏散、修路等任务。

出人意料的是,演练中多项任务被导调组判定为“失败”:“放在20年前,这次演练还算不错,放在今天的战场上考量,不及格!”

长长的问题清单令人如坐针毡:部分单位各自为战,信息不共享、指挥不互通;防空分队拖延了医疗分队时间,抗洪分队堵了防化分队的车;甚至演练使用的地图还是老地图,地物地貌早已天壤之别……

进入新体制以来,该警备区在建立完善国防动员制度机制上下了不少力气,实案化、实战化搞了好几年,为啥一上演练场,问题还这么多?

复盘检讨会上,警备区司令员徐军一语中的:“有的同志身子进入新时代,脑子装的是旧思维,总是在新军事革命的浪潮里刻舟求剑!”

有的发言火药味儿十足:“一个演练文件流转达2个小时,如果真打起仗来,后果不堪设想!”

对照实战查积弊,号准病根开药方。警备区邀请国防动员专家授课,研讨现代战争动员机理,共同查找出指挥链路不畅、联合意识不强等问题23个,修订各类预案方案30余份。

他们还制定出台动员机制常态运转、动员演练定期组织、动员能力拉动检验等机制,把各专业办公室捆在一起练,将多种力量装备合在一起训,增强动员指挥的协同能力和联合保障能力。

反躬自省,军地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转型升级、动员业务训练场所建设、嵌入部队模拟演练、改进军地联合指挥模式等措施,很快进入军地党委决策和新年度工作筹划。

经得起校场考核,咋就经不起沙场检验——远离战场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在真正的战场上,你们已经阵亡!”

1月4日,郑州警备区正在新郑始祖山进行野外演练,两名指挥员在“敌”方袭扰下,组织民兵支援保障频频失误。

令人震惊的是,演练中被宣布“阵亡”的14人都是平时训练尖子。大家感到很郁闷:经得起校场考核,咋就经不起沙场检验?

讨论中,一些人头脑中“现代战争靠长剑利器,用不上我们”“民兵在后方”“战争很遥远,考核不必太较真”等错误思想被一一拎了出来。

考场远离战场,必将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当天,恰逢习主席发布开训动员令,警备区在野外练兵场“对表”训令查找忧患不足、危机感不强、实战准备不够等问题。

如果战争今夜打响,置身实战咋应考?接下来的训练中,警备区一改预设课目和考核内容的做法,专挑复杂地形、严寒天气、陌生地域,模拟敌机侦察、空袭、毒气等实战场景,出情况、设难题,许多“校场尖兵”丢了分、红了脸、出了汗、低了头。

实弹射击这天,雾霾严重,百米胸环靶显得有些模糊。是择期再考,还是按计划进行?官兵们直嘀咕。警备区领导率先上场,砰砰几声枪响,不仅首发命中,也打掉了不少人头脑中的靶场积弊:“我们要的不是纸面上的分数,而是实战经验!”

冬训归来,警备区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分析训练形势,把“战争今夜打响”的危机意识牢牢刻印在每人心头,研究制定了严格考风训风演风的21项具体措施,实行训练监察全程跟踪制度,对训练内容、参训率、达标率做出严格规定。

上级硬碰硬,下级实打实。被评为“先进单位”的金水区人武部领导充满危机感:“考场拿先进,战场行不行?”领回奖牌,就翻箱倒柜找问题,扎扎实实搞好补差训练。

表面热热闹闹,心里怦怦直跳——储非所用备非所需问题突出

1月5日,小雨加雪,气温骤降。新郑市拥军企业和群众在宿营地附近计划安排12桌饭菜犒劳参演官兵,被警备区领导婉拒。

“不需要你们送吃送喝,我要看你们的战备器材!”这是警备区领导每到一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当“衣”和“食”不再成为战斗力最紧缺的要素,如何集聚新质力量,精准对接前线所需、战场所急?参加冬训演练的警备区领导和18名人武部主官、50多名人武干部思考着同一个命题。冬训途中,警备区启动国防动员应急机制,检验支前动员能力。

沿途二七、管城、新郑等地迅速响应:需补充的物资器材迅速到位,13支民兵专业技术分队闻令而动,沿途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型车辆维修厂、加油站,启动战时应急预案,快速“民转军”。

表面看热热闹闹,对照打仗标准一查,心里怦怦直跳。战备器材储非所用、备非所需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归结起来有“四多四少”:物资器材储备中应急的多,应战的少;军民通用装备潜力数据多、可精准调用的少;兵员储备中专业技术通用的多,满足现代战争需求的少;传统队伍多、新质力量少。

在近日郑州市委常委会议上,军地研究决定,结合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国防动员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公安、人防、城管等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动员网络,合理调配省会城市雄厚的动员潜力,为备战打仗储备管用、实用、精准的物资器材。

在随后召开的党管武装会议上,12个县(市)区委书记、4个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领导对照问题清单,逐一发言讨论,研究建立完善需求对接、调查会商、潜力资源共享等制度机制,并决定将更新完善潜力数据库,储备战争和应急行动需求高、实用性强的物资器材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同时,结合民兵组织建设,将全市20余家科研单位的1200余名军民通用技术人才编入民兵队伍,建立专业教练员和专家数库,打造随时应对需求的战争动员“百宝箱”。

苦和累不是打扰群众、要求慰问的资本——军人要靠本色和实力赢得尊崇

行军途中,感受群众的拥军热情,一个话题引起官兵们的热切讨论:革命战争年代,子弟兵靠老乡掩护,靠群众小米饭养伤;今天,靠什么凝聚社会意志支持军队打胜仗?靠什么激发尊崇军人、支持练兵打仗的社会自觉?靠什么赓续光荣传统,密切军民鱼水之情?

有人谈到加强国防教育,有人谈到提升军人待遇,有人谈到军人优先立法,还有人谈到通过战场立功来赢得尊重……

在实践中,官兵们逐渐找到了答案。

冬训途中,官兵们了解到“拥军模范”的后代张三顺家庭贫困,主动给他家送去慰问品,帮他修缮房屋、整治院落,30余名官兵还将2500元爱心捐款悄悄压在他的窗台下。

在官兵们与当地党政领导展开座谈交流时,一位地方领导谈及缘何部队官兵训练不打扰群众生活,还主动为群众做好事时,官兵们谈到,子弟兵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人民,苦和累不是打扰群众、要求慰问的资本。新密市人武部政委石建军说,社会越是尊崇军人,我们就越要珍惜荣誉,珍惜形象。

“尊崇要不来!”警备区政委白江民结合经历谈体会:“军队实力强一分,群众安全感就增三分,对军人尊崇度就多十分。凝聚崇军尚武的社会热情、尊崇军人要靠强有力的政治动员和立法保障,更需军人靠本色和实力赢得!”

一路训练、一路教育、一路感悟。警备区冬训途经3个市区6个乡镇,地方为慰问部队准备的保暖衣、手套等300件物品又原路返回货仓。官兵们一路开展“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活动,4次走访慰问老复转军人、困难群众,得到沿途百姓点赞。

被冬训部队亲民爱民所感染,有人在朋友圈里评论:“战争年代,子弟兵宁肯露宿街头,也不打扰百姓,靠小米加步枪走向胜利。如今,国家有长剑、军人有风骨、百姓有情怀,何愁不强盛!”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