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一共有五个军团,其中的八、九军团是长征前临时组建的,真正的主力军团是红一、红三、红五军团。

当时,红一军团长是林彪,红三军团长是彭德怀,另外,红二军团长是贺龙,红六军团长是萧克,可以想象,红五军团长是个什么级别的人物。

这个人,名叫董振堂。

董振堂是河北邢台新河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长大后考入了保定军校第九期,跟后来淮海战场起义的何基沣、张克侠都是同学。

保定军校毕业后,董振堂进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因才能出众,很受冯玉祥的赏识,从排长逐渐升至师长。

但好景不长,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让董振堂非常失望,而之后爆发的中原大战,更是让他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也开始反思:军阀多年混战,都为抢地盘,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的战争还有什么意义?

但在这时,蒋介石却将他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然后派到江西“剿共”。董振堂非常气愤,走到山东兖州的时候,故意破坏铁路,拒绝前行,以示抗议。

在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第二十六路军留守江西宁都,由于该军士兵大都来自北方,水土不服,很多人染病,而此时又传来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于是,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纷纷请愿,要求回到北方打鬼子,不在这里中国人打中国人。

但是,蒋介石非但拒绝了二十六路军的请求,反倒派重兵监督,董振堂义愤填膺,便与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商议,准备发动反蒋起义。

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季振同、赵博生领导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发动了宁都起义,率部投奔苏区。

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工农红军红五军团,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后升任总指挥,开国大将萧劲光担任军团政委。

加入红军后,毛主席亲自批准董振堂加入共产党,当得知自己被批准入党时,董振堂激动得热泪盈眶,立即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交了党费。毛主席笑道:“不要都交嘛,给家里寄点,留一些自己用。”董振堂却说:“革命了,我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都交给了党,还要钱干什么?”

宁都起义是第一支国民党师级建制的正规部队起义加入红军,在国民党内部影响非常大,红军的实力也因此大增,毛主席曾这样赞叹道:“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红军长征开始时,红五军团进行了整编,刘伯承曾调任军团参谋长,后由开国上将陈伯钧接任。长征中,红五军团在五个军团以及两个中央纵队的最后,成为全军的后卫。

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董振堂率红五军团一万多官兵孤军奋战在湘江东岸两天两夜,成功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但红五军团却遭受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其中红三十四师全军覆没,部队减员超过三分之二。

在巧渡金沙江时,中央军委命令红五军团必须拖住国民党追兵九天。面对严峻的形势,董振堂号召全军官兵:“我们背水作战,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全军安危,红军是整个组织,各军团手足不可分,本军团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即令全军覆没,也要掩护中央和一三军团过河!”

董振堂率领着不足五千的红五军团,死守唯一通道石板河,与敌军激战九天九夜,像“铁闸”一样钉在那里,让国民党追兵一步也接近不得,直到红军主力全部渡过金沙江。

董振堂和红五军团在长征中的英勇表现,赢得了“铁流后卫”的称号,当时,红军中盛传:“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位红军骁将,却在长征结束后意外牺牲了。

红军主力会师后,中央军委为了打开西北的根据地局面,组织了西路军进行西征,董振堂任红五军军长,担任西路军的后卫。结果在1937年1月的高台战役中,董振堂率领红五军与匪军马步芳部激战九天九夜,终因寡不敌众,红五军全军覆没,董振堂也壮烈殉国,年仅42岁。

据说,马步芳生性残忍,竟将董振堂的遗体绑在了大炮的炮口上,然后命令手下开炮……

20年后,即1957年,在董振堂牺牲的甘肃高台县,建起了一座烈士陵园,在董振堂纪念亭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