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这个标题有点题文不符,应该称之为亿万富翁不完全名单,因为无处查实上榜大佬的存折,但他们都是在绵阳响当当的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富豪榜是一种激励,千万莫仇富,希望有一天你也上去露露脸,加油!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排名不分先后。

张钧

四川兴力达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绵阳富豪榜

早年张钧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张钧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师,24岁时通过全教育系统的竞聘,成为了绵阳市中区教育实业公司经理。

1995年,积淀已久的张钧正式辞职下海,与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办最早的“兴达”公司,后来回购了全部股份,在1997年成立了“兴力达”公司。

开发绵阳兴力达广场,打造兴力达百货,修建兴达国际大厦...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誉为“绵阳商界奇子”。2007年,张钧入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

高明镜

四川同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绵阳富豪榜

1979年,几个塘汛人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合伙组建了绵阳市塘汛建筑队,高明镜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塘汛建筑队更名为绵阳市第六建筑公司,工程也由小打小闹发展到大型建筑施工,年创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高明镜完成了他创业梦想的资本积累。

2002年,高明镜将绵阳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改制更名为绵阳市同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准备以建筑工程行业为中心,逐步向汽车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进军。

2011年,同立集团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汽车专业市场及汽车贸易、机械制造和融资担保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的同立集团已成长为拥有1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00 余名员工,18亿元固定资产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董平

四川波鸿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不怎么和媒体打交道的四川波鸿集团总裁董平,2012年,投资2.45亿美元全资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威斯卡特工业集团。

安治富

四川富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大BOSS

安治富从2000元创办羽绒厂开始创业。如今,他的富临集团已涉足房地产、商业贸易、汽车制造、医疗、运输等5大产业,资产积累超过20亿元,个人净资产也超过1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川北首富”。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富临介入汽车制造销售业,收购了四川汽车集团。收购停产很长一段时间的“野马”汽车重出江湖,并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富临集团正与国际知名汽车厂家洽淡合作,以提升汽车的品牌影响力。此外,富临还积极投资医疗产业,现已控股自贡市大安医院,并公开宣布10年内收购30家医院。

安治富是四川第一“收购大王”。富临集团近几年收购了近20家企业,不但没有出现“消化不良”,还成功实现了企业的飞速扩张。今年5月,安治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苗伟

四川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6岁那年,苗伟只身闯荡绵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绵阳站稳脚,先后在江油农机局、外贸局、绵阳市驻蓉办事处经贸公司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

有铁饭碗,当上了领导,在外人看来,这已经非常不错。但苗伟却没有安于现状,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苗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于是果断放弃铁饭碗,借款35万元组建了绵阳市土地开发服务总公司,由此拉开了创办长兴集团的创业序幕。

在苗伟精心经营下,1996年底,长兴实现了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过渡到了民营企业。为了实现集团化经营,发挥集团优势、联合优势、规模效益的特点,经过酝酿并经绵阳市体改委批准,1997年5月18日,长兴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高堂宏

四川堂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早在1995年,高堂宏就在绵阳历史上首创“汽车按揭销售”。采取资本运作,以四两拔千斤、蛇吞象、空手套白狼的模式,进行资源整合、承债式收购,成功并购川内外多家企业。

四川堂宏实业集团始建于1996年6月,成立于2003年6月,注册资本3亿。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国家、省、市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其也是绵阳市十强民营企业和多年市级纳税大户。

堂宏实业集团下属企业近二十个,主要涉及进出口贸易、大型商场、批发、零售、招租、职业培训学校、运业(旅游客运、公交客运、城乡客运)、汽车客运站、电梯制造、电池生产、汽车改装制造、酒店(法国巴黎诺夫勒堡星级酒店)、丝绸、家纺生产、房地产、建筑、物业、园林绿化、自来水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投资等领域。集团现有员工近3000人,高级技术人才150人,资产总额25余亿元,年销售收入30亿元。年实现利税1.9亿元。

雷文勇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铁骑力士集团创建于1992年8月,现已从创业初的6个人、3.5万元资金发展成为集饲料、牧业、食品、生物工程以及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现有资产5亿元,分(子)公司24家,员工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90余名。2014年1月补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任奎元

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奎元1991年5月选派到绵阳市乳品管理站任站长、党支部书记,2001年9月,该站进行了民营化改制成立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任奎元以2100万元的价格负债收购!现任该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雪宝商学院院长。

袁志雄

绵阳花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12月31日在绵阳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资料太少,土豪很低调!

樊清贵

四川樊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一个在80年代初以淘沙、卖沙为业的青年,靠着血汗积攒的2000元起家,14年竟成为年产值超亿元的实业家。他就是名贯绵阳的四川樊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樊清贵。 1981年,他以仅有的2000元血汗钱为本,毅然扯起了绵阳市中区街子乡建筑队的大旗。这年他承包了“八三九”工程中250万元的堡坎活,迈出了成功而艰难的第一步。

1984年,樊清贵率队加盟绵阳市第四建筑公司。后又与一家实力雄厚的省建公司横向联合。6年中先后完成了“八三九”工程锅炉房、市电子仪器厂B超大楼等工程,总建筑面积61500多平方米,且大多是优良工程。逆境成材,一支敢打善拼的队伍脱颖而出。 1990年,神州大地再掀建设热潮。樊清贵倾其所有,于是年9月11日成立了绵阳市第七建设公司。1991年公司建安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1992年达到2050万!

邹光友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0年出生于四川三台县谭家沟的邹光友,因从小家境贫困顿顿吃红薯,吃出了胃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一定要跳出谭家沟,再也不吃红薯了。

恢复高考后第二年,他考入西南农学院,1989年邹光友当上了绵阳市三台县建设区科技副区长。因为不愿意看到乡亲们辛苦种出的红薯用来喂猪,为官一方的邹光友开始为乡农们寻找门路。怀揣着500元起家,当时,他的想法还是简单地把红薯加工成粉丝,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

川北一带有吃粉丝的习惯,想必这方便粉丝也大有市场。把粉丝装在盒子里,像方便面一样卖。小小的创意改变,带来的是令人想不到的结果。邹光友把这一改变比喻为公司的四次革命:1992年发明精白红薯粉丝、1997年发明方便粉丝、2000年首创无明矾粉丝、2005年发明全薯营养粉丝。

2000年10月,邹光友斥资建成了中国首条万吨方便粉丝生产线,由此,方便粉丝一举步入了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崭新时代。不仅如此,光友粉丝在包装方式上创新了碗装、袋装、杯装和量贩包等,使得粉丝第一次走进超市和便利店。

邹光友将红薯低廉的身价提高了23倍,使当地的薯农富了起来,而他自己也拥有了一个年产值几亿元的企业。

邓德万

四川兴事发集团董事长

邓德万的四川兴事发集团,是从20年前自筹4.5万元兴办小作坊式的卷帘门厂起家的。兴事发集团组建于2004年,其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兴发卷帘门厂。经过20年的发展,集团旗下有9个全资子公司,7个参股、控股子公司,涉及金属防盗门窗、太阳能热水器、车库门产销、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钢材市场、综合市场、建筑装饰工程经营等多个领域。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