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车)在国企改革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5月9日,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齐车集团)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召开成立大会。至此,中国中车两货车集团挂牌成立,货车业务重组改革进人实质性阶段。

中车货车集团成立,上下游企业挤压日益显现

齐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春阳说,齐车集团要落实好“调结构、去产能、减存量、国际化”任务。“十三五”末期,努力达到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同行前列的目标。完成中国中车业务重组改革“试验田”任务,助力中国中车持续深化改革。

重组后,齐车集团拥有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下称齐车公司)、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下称沈阳公司)、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下称石家庄公司)、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公司)、中车风电(锡林郭勒)有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67亿元,员工总数2.03万人,核心主业是铁路货车业务。

2017年10月,为应对国内铁路货车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中国中车推出货车业务重组方案。以齐车公司和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公司)为主体成立两个子集团,共涵盖10家企业。其中齐车集团包括齐车公司、沈阳公司、石家庄公司、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二七公司)和山东公司;长江集团包括:长江公司、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贵阳车辆有限公司(下称贵阳公司)、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公司人士表示,近年来,铁路货车产业低迷导致上游配件企业订单不足,再加上各地环保压产、钢铁涨价,导致一大批货车配件供应商出局或者被迫转型。这直接导致中国中车出现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紧张现象,抬高了中国中车采购成本。他举例称,仅货车用钢材涨价就在40%左右,虽然中国中车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物流等办法尽量降低成本,但仍是力不从心。

上游供应商大幅涨价,下游客户采购却仍维持低价。他称,货车企业主要面对客户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近两年,铁路货运量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中铁总对于货车采购开始回暖,但这并没有利好货车厂,中铁总货车采购价格已经维持10年不变。

“来自上下游企业的挤压,让中车货车厂叫苦不迭,中车货车业务重组或能在内部理顺结构,但在企业外部,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在采购和销售层面增强中车话语权,是中车下一步面临的严峻课题”,他说。

近年来,因铁路货运结构调整,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采购货车数量急剧下降,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中铁总货车招标分别为4万辆、2.9万辆、0.55万和0.6万辆。中铁总的采购量下降直接导致中国中车货车板块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呈断崖式下降,2013、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中国中车货车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114.69亿元、74.34亿元、44.49亿元和29.02亿元,货车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54%、6.21%、4.77%和3.08%。2017年上半年,中国中车的货车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97.04%,达115.22 亿元,但中国铁路货车市场“天花板”效应十分明显,货车业务发展已至极限。

据了解,中国中车已要求旗下多家货车企业退出货车新造和修理业务,货车产能将压缩50%左右。中国中车人士透露:去产能分产能化解和产能压缩两个途径实施,将有三家企业退出货车新造或修理业务。

具体而言,二七公司将全部退出货车新造和修理业务,转型升级发展服务经济。石家庄公司和贵阳公司将退出货车新造业务,继续保留修理业务,原属二七公司的修理市场份额由这两家公司承接。

此次重组中,中国中车提出现有货车企业继续压缩产能。中国中车要求旗下企业:按照综合产能不超过年4万辆的水平,压缩货车新造产能;按照不超过年6.5万辆的水平,压缩货车修理产能。

就货车业务重组可能带来的竞争,中国中车强调,两个货车子集团建立竞争和协调机制,并强调避免两集团围绕同一市场机会发生恶性竞争。

齐车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两大货车集团要建立竞争机制,产品研发和高端人才等资源要向优势企业聚集;同时还要建立协调机制,不能回到南北车时代恶性竞争、两败俱伤的老路上。

该人士还透露:成立两个货车子集团,并不是中国中车货车业务重组方案的终结,而是开始。中国中车计划利用4-5年的时间,完成调结构、去产能目标,激励货车企业更多参与国际业务。未来要适时对齐车公司和长江公司再行重组,成立中国中车货车专业化集团公司。

就两集团中的亏损企业,中国中车人士表示,中国中车已经要求这些企业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脱困、实现盈利。对在改革后仍不能扭亏的“僵尸”企业,中国中车会坚决以“关停并转”方式处置。对重组将产生的富余人员,该人士称,目前中国中车已经重新测算了用工总量和人员结构,据此中国中车要求,下属企业必须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用工机制,要依法合规,稳妥安置富余人员。

(来源:中国经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