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互动|伟大产品与复杂人性 作者公众号:河马金圈

河马

资深金融界达人

欢迎来到新一周的周末问答。

先说点儿题外话吧。前几天我在翻看自己之前的笔记的时候,偶然发现我提到过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Paul Buchheit。

这个人在公众层面上并不是太有名,但其实是硅谷一位大神级的人物。他是一个产品家,做过最著名的产品是Gmail。离开谷歌后成了一名风险投资人,在硅谷最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当合伙人和产品顾问。

关于创业公司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创业者做产品的“圣经”了。我在之前的直播里也提到过,就是 “作为一个初创的产品,有100个非常爱你的用户,要远远好过有10000个觉得你还不错的用户。”

这句话我暂时不展开讲,之后专栏的内容里可能还会提到,到时候再细说。

这次我发现的是他写的另一篇文章,讲的是iPad的故事,可以说对如何做产品非常有启发,我把链接附上了,不过是英文的,还需要翻墙。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文章链接:

http://paulbuchheit.blogspot.jp/2010/02/if-your-product-is-great-it-doesnt-need.html?m=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这里我只想说一下它的标题,因为这个标题已经有足够的信息量了,叫 If Your Product Is Great, It Doesn’t Need To Be Good 。翻译过来大概是:如果你的产品非常伟大,那它就不用做得很好。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不过想想我们之前专栏说iPhone的时候讲到的一句话,“如果你的优点足够突出,用户其实是愿意忽略你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的。”

这两句连起来,再努力感受一下。

好了,言归正传。之前我们讲英特尔的时候,总结的一个关键词叫“奠基”,也就是讲它的开创性。如果把这两周的苹果做一个简单的关键词总结,或者说我最想传达的东西,应该是四个字:复杂人性。

你应该也发现了,在这两周时间里,我花了挺多篇幅来讲乔布斯这个人。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太讨巧的做法,因为乔布斯大家太熟悉了,想讲得有趣非常不容易。相反,我要是给你讲讲蒂姆·库克、乔纳森·艾弗,甚至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或者鲁宾斯坦,可能更讨巧一些。但为什么我还是坚持要说乔布斯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乔布斯。甚至都不说得那么大,毕竟我也不认识乔布斯,没和他聊过天。我的努力,其实是想尽可能地展示乔布斯这个人的复杂性,或者展示一下人性本身的复杂。

这两周听下来,相信你也能感受到,乔布斯有着非常多侧面,非常多相互矛盾的个性,并且在人生旅程里从年轻到衰老,有着非常多的变化。而以前我们聊到乔布斯的时候,更多的是把他进行了符号化的处理。

其实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一样,商业史里成功的人物也好,失败的人物也好,原因都是非常复杂的。我想,我在这个专栏里的任务,就是一边努力帮助你梳理历史、分析因果、洞察商业本质,同时也告诉你,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多去学习、了解、感受、体会,慢慢接近那个真相。最终,就像乔布斯说的, “过程即是奖励。”

好了,这周的闲谈到此。另外针对一些读者常提到的问题,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首先是关于第6期苹果的一个小知识点。当时我说,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时候下调了期权价格,凝聚了人心。一些同学留言问,为什么价格下调反而大家干劲更足了呢?

我来回答一下,这里我说的有点不准确。乔布斯调整的其实是 期权行权的价格 。所谓行权就是“行使权利”。在期权这个领域里,员工拿到的期权实际上是,他可以以一个之前双方商定好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

所以假设期权的行权价格是10块钱,但是苹果股票目前是15块钱,那这个期权就值钱了,相当于账面上立刻一股盈余5块钱。但如果现在苹果股票价格是8块,这个期权价格就一分钱不值(相当于你有一个用10块钱买价值8块钱的权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此,当乔布斯将期权的行权价格下调到苹果当时的收盘价时,大家就干劲十足了,因为好好干,如果以后公司股票上涨,大家就都能一起获利。

另外,有位读者应该是看了之前的直播,他说我提到了一个观点,叫“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他问我能不能说说在什么条件下,好公司能等于好股票呢?

这里我想说的是,我要是有一个特别简单明了、易操作的答案,我就不写专栏,去炒股了。这是一个大问题,巴菲特都不一定能说清楚。在之后的专栏里我肯定会讲到一些,但是让我提供一种点石成金的法则肯定是不现实的。

另外类似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能不能介绍一下我是怎么看公司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的?同样,这个问题也有点儿大。我只能之后随着专栏的深入慢慢给你讲了。

精选评论与回答

思考题:在你的印象里,有哪些公司因为专注或不专注的企业战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或者失败呢?有哪些故事使你印象特别深刻?

@青梅煮酒

摩根士丹利的创始人老摩根有一次和亨利·福特喝下午茶时对他说,他是自己见过的全世界最有商业奇才的人,并邀请福特到华尔街发展。说他可以做很多事,不单是开汽车公司,还可以开饮料公司、办银行,甚至可以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商,还可以去竞选总统。

亨利·福特却说,这些也许都是真的,但他只对汽车发动机感兴趣,也不会有人比他更了解汽车了,别的事就让别人去做吧,他做这一件事就可以了。

这种专注于一件事的精神成为了福特汽车的一个基因,直到今天为止,福特公司仍旧在汽车行业中,坚持要做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公司。

当今的商业社会,各种因素变化的节奏比以前快了好多,增长率不断在增加,像一个加速度在不断增长的火箭,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在过去100年里所创造的财富比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总和还多得多。

专注固然是企业的必备基因(也是最重要的基因),但懂得坚持,又知道何时应该求变,这才是最难得的。

@Anne

请问下张老师,有点不太明白的是乔布斯做的NeXT公司并不成功,也没做出过一个好产品,可是他后面却卖了几亿美金。苹果为什么会愿意花几个亿来买一家并无特长的公司呢?

按我们普通人来说,创建一个公司能卖几个亿美金,已算是成功了,张老师能讲讲卖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价值是如何评估的?

好问题。当时苹果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他们自己内部开发不出来,NeXT又恰巧从硬件转了软件。其实本来他们是想收购另一个公司,结果对方要价太高,就算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注意,NeXT之前已经融资了(印象里)3亿多美金,所以收购的钱大部分是要给投资人的,乔布斯和团队拿到的不会太多。乔布斯自己也说,这次收购除了回归苹果,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不能让之前的投资人亏损。

@诸文杰

听罗胖说过大超市里卖的东西其实不挣钱,挣钱的是楼下的商铺,房产这些玩意,您觉得是有意为之还是一不小心挣钱了呢?

我觉得,任何第一次“不小心”挣的钱,以后都成了行业标准。

苹果 | iPod:主动出击(7/10)

思考题:你觉得当今数字音乐行业都有了哪些新的变化?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noflower

Apple Music已经按照AppleID订阅方式呈现,一旦订阅可以在你授权AppleID的所有终端使用,歌手会在平台上自行发布和推荐,系统也会按照个人喜好推荐,关键一点是正版!你只需订阅,无需拥有,也是某一种断舍离的实现。

@楊冠軍

未来的娱乐形式中,音乐的独立性应该会降低,就是说多媒体将是趋势,歌曲应该有色彩,影像甚至AR的组合。歌手是明星的时代会走路,平民即歌手将是大趋势。

@dvdv

一个明显变化是,明星演唱会线上化,线上演唱会平民化(像直播)。非常想唏嘘的是,新浪UC被发明得太早了……

苹果 | iPhone:改变一切(8/10)

思考题:你印象里有哪些产品是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呢?你当时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产品?

@青梅煮酒

划时代产品在诞生时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脆弱的,火车刚发明的时候时速不到20公里,到现在超级火车时速听说超过一千公里;电灯发明时只能亮几分钟,到现在地球夜晚比白天还更加璀璨美丽。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诞生时的不完美,更有利于产品的更新升级。

划时代产品总是要源于一个伟大的梦想,更是诞生于对梦想有着几乎偏执狂的伟大的人之手;划时代产品往往都是颠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革命性产品,iPhone是个很好的案例教材,配得上这个“价值万亿美元的经验与方法”专栏!

想买电动汽车这个优点和缺点都明显的产品,总觉得电动汽车还有技术上的突破,一直没下手。

@孔维玮

隔壁王煜全老师说,长板要足够长,才会有人来帮着弥补短板。从小到大常常被教育要谦虚,导致往往的确看到了自己的短板太多,就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武小羊

Kindle:1、非常省电,只有在刷屏的时候才耗电且耗电也极低;2、没有任何亮度,在太阳底下可以非常方便地阅读,而普通的LCD、LED屏在太阳光下很难阅读;3、显示效果非常接近纸,待机状态下犹如在屏幕底下压了一张报纸。

其缺点包括:1、屏幕非常薄,因此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损坏,即出现所谓的“碎屏”,而“碎屏”的机器,厂家是不予以保修的,只能自费换屏,这也是采用E-ink屏幕的电子书的共同弱点;2、屏幕没有任何亮度,这个既是E-ink屏幕的优点,也是其弱点,因为在日光下它的显示效果非常出色,而在光线差或者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下,阅读就变得困难或者完全没法阅读,需要借助其他光源。

当然,最新的Kindle paperwhite已经通过paperwhite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此款机器能够在黑暗时,根据阅读者的需要自行打开灯。为什么选择?当然是因为看书方便,电池续航时间长。简直就是出差好伴侣。

苹果 | 乔布斯之死(9/10)

@王正亨

这句话说得很好,那些带你走得越远的东西,到了某些时候,就越会反过来限制你。

@星达网吧

最感动我的是乔帮主和遗霜的谈话,怀念青春岁月,真想重返当年,可是,成往事,而悲悯之感。

@卞金国

有句话叫“向死而生”,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看成是最后一天。有种死叫“尊严死”,尊重临死者的想法,不再被过度的医疗折磨身心。

乔布斯把自己最辉煌的一生献给了他最爱的事业,从这个角度说,他是“活”得很有深度!可以说是“向死而生”。最后,他选择和家人一起度过最后平静安详的日子,没有遭受太多的医疗干预,算是“尊严死”。

有些人,只是“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而不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乔布斯,是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代伟人!

@影

我的感受是,乔帮主是一个很有幸福感的人。他有信仰,这个信仰让他获得成功,也带走了他的生命。这可能就是“一饮一啄,自有定数”的现实表达。他有一个好的家庭,家人的支持是他努力坚持的原动力。

所谓生活,也无非是两件事,家庭和事业,而乔帮主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苹果 | 结尾与终章(10/10)

@赵阿楠

如果韦恩不同意苹果回购他的股份,苹果有权利强制收回吗?

河马

这个要看当时具体协议是怎么签的了,我猜当时VC才刚有两三年,还没有规定这么具体(纯猜测)。当然现在回购这些条款已经都很清晰了。大家合伙创业的时候时常也不在意,经常是出事了再撕……

@八千里路云和月

潇雨老师连续两家公司都是以小故事结尾的,非常活泼,又给商业史这个字面上看很严肃的话题注入了一股淡淡的清新和浓浓的人情味。尤其是最后一段,让我对乔布斯有了更多的理解,走在时代前沿的天才有跨越今生的想法是非常自然和谐的。

听了今天的小故事有两点感受,1、以前没注意到苹果内部管理理念这么先进,以公司整体发展为主线确实有利于克服人性的弱点;2、感慨于乔布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特点,包括购物体验都成了一个大亮点,听说亚马逊要做线下店时的第一反应是在模仿苹果的线下店的举动……

一周互动|伟大产品与复杂人性 作者公众号:河马金圈

关注河马金圈

倡导最有价值思想的金融领域交流

定期分享商业经典案例

大咖指导投资理财基础

和河马一起重新审视金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