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幻一哥”刘慈欣的代表作《流浪地球》被搬上了大银幕。

毕竟,没有硬科幻,怎么敢说是“科幻元年”?!

虽然《流浪地球》是大刘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篇幅虽短,但内核却硬,同样堪称太空硬核科幻的代表作。

也是大刘最擅长的方向。

所以,说这部电影是万千科幻迷的的心头肉,一点儿都不为过。国产科幻到底能不能摆脱以往观众心中的不好印象,就看《流浪地球》这次到底能不能打一个翻身仗了!

对于国产科幻片来说,《流浪地球》也是一块试金石,是对同类题材影片拍摄、制作等综合能力一次巨大考验。如果《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都不能圆满完成,何谈构架更加宏大的《三体》呢?

正因如此,《流浪地球》从公布演员到每一次放出海报预告片,都显得谨小慎微,生怕辜负了科幻迷们的希望和期待。

从概念版到吴京主打的先行版,从定档预告到父子亲情,如今终极预告片和终极海报也终于正式推出了,每一部预告片和海报层层递进,故事的脉络也渐渐清晰。

我盘了这套终极预告+海报也就100多次吧,在经过了仔细把玩之后,终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总结出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潜藏着的十大看点。

希望对大家正月初一观看这部科幻电影有所帮助!!!

看点一:硬核科幻,尊重原著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这颗小型恒星进入了末年,即将发生“氦闪”变成一颗红巨星。而人类提前四百年探测到这一风险因此计划逃离太阳系。

但再大的飞船都不足以构建一个维系大量人类远征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只能建造大型行星推动机,推动地球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分四个步骤逃离太阳系: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1:加速和流浪时代2:减速!最终泊入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历时2500年!

在预告片中,行星发动机,重聚变发动机技术,这些在原著中提及的内容应有尽有,人类为了躲避地表的恶劣气候移居“地下城”,也营造出了赛博朋克式的末日感!

整个流浪地球计划中最大的节点,就是从刹车时代到逃逸时代借助木星的引力加速。原作中的地球与木星擦肩而过,险象环生。在预告片中更是出现了“地球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这样的剧情,还原了原著中的凶险一幕。

而原作中在地球上与木星大红斑的死亡凝视,在我的梦里也就出现了10000多次吧,这回也终于成为现实了……

很显然,《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在增加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的尊重了原著的框架架构与细节要素,保证了这部作品的硬核科幻风格。

对于科幻迷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事!

看点二:服装道具,匠心打造

一部电影的好坏,除了大的架构之外,还要注重细节。而演员服化道,就是一部电影能否称为优质电影的最重要的细节。一个大特写连脸上的疙瘩都看得清,这种情况演员穿着一件摊儿货,那不是毁片子么?

再看我们这部《流浪地球》,穿什么,在什么场合穿,都非常讲究。吴京在誓师大会上的一身戎装,几乎时刻都是整洁的制服穿着,充分表明了这个角色的严谨、认真和责任感。

至于电影中的太空服,就更加是以匠人匠心打造而成了。电影中由于地球停止自转,漂流太空,因此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演员们身着的太空服,既符合我国现在宇航员太空服的质感,同时还结合了科技感的成分,开放式的头盔也有利于展示演员们的表情,看上去就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真实自然。也让观众有了很强的代入感。

看点三:吴京领衔,品质保证

优秀的电影,需要优秀的演员来展现核心角色。更重要的是,这个角色要符合电影的气质。

就好像徐峥身上的幽默细胞与喜剧片完美契合,那么对于太空硬科幻来说,显然没有人能够比吴京更加适合演绎这种硬汉型的角色了。

吴京对于电影,有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份坚持,让他成为了唯一一部单片票房破50亿的男主角。看到他,就能够让人联想到军人般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坚定的信念,也正是“流浪地球”计划对执行者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持续2500年的计划,如果不能在信念上坚定不移,又怎么会取得成功?

所以吴京与这个角色,从气质到外形都极度吻合。再加上在观众中极高的人气和亲民的外表,吴京的加盟正是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品质的最好加成。

电影中的吴京虽然不苟言笑,但是他的每一句台词却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是啊,如果孩子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未来呢?

也正是通过扎实的演技,吴京完美呈现了一个舍身取义,为人类事业献身的英雄形象。

看点四:父子矛盾,新人爆发

在刘慈欣的原著中,男主角与父亲之间就有一种疏远却又亲近的亲情关系。因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剧变的时代,生存尚且处在危机之中,亲情友情爱情都变得寡淡。

男主角得知父亲在守护地球不被小行星撞击的行动中阵亡,甚至被迅速“气化”毫无痛苦的时候,表现得也异常淡定。

到了电影里,着重刻画了屈楚萧(代表作《如懿传》《独步天下》等)与吴京这对儿父子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既保留了原著,也赋予了新的含义。

吴京扮演的角色有着传统的中国人思维。那就是舍身取义,为了认准的事业能够舍小家,为大家。

但对于屈楚萧来说,他在一个父爱缺失的环境下长大,对于亲情有着无比的向往。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儿女情长,父子之间的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也正因如此,屈楚萧甚至不愿听吴京的任何解释,只把解释当作是借口。每次与父亲的通话,都显得不耐烦,这是少年叛逆的表现,也代表了对父爱的渴求。

可想而知,屈楚萧扮演的这个角色有着矛盾的性格,他对亲情渴望又疏离,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使得角色形象更加饱满,感情更加充沛,对最后他这个人物在情理行上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他的演技在电影中也得到了一次释放和爆发。

看点五:戏骨加盟,群戏精彩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群像式的作品,也请到了众多实力派的戏骨级演员加盟。

周星驰御用配角吴孟达,在预告片中展现了深沉的一面,片中他扮演的韩子昂是屈楚萧的姥爷,也是一名开货车的“老司机”。

他语调冷静,处变不惊。让我们也感受到了他和以往喜剧角色截然不同的一面。

“老戏骨”李光洁这一次的角色同样充满了阳刚之气,丝毫不逊吴京。

尤其是那句“地球上35亿人,我的老婆孩子都白死了”把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悲痛愤懑之情表达得溢于言表。既表明了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同时也有着不冷静和冲动的一面。

电影预告片中也有女演员屈菁菁(代表作《老男孩》《黄金时代》《东北往事》等)的镜头,虽然镜头很少,但是她皱起眉头若有所思,那紧张的神色,慌乱的表情,都表示着危机将近。

作为一位好演员,通过细微表情变化就能传情达意,有了他们的加盟,相信《流浪地球》的群戏也同样精彩。

在预告海报中,每个人的表情都仰望着斜上方,带着一种希望的期冀感。但每个人的表情各异,有人眉头紧锁,有人泰然自若,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一脸错愕……

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这也正是《流浪地球》所要呈现的“众生相”。

看点六:特效炸裂,谢绝五毛

对于科幻片来说,有三成观众是看故事,七成观众看得是特效。

好的科幻片,尤其是太空题材的硬核科幻,如果没有好的特效,那就真没什么好看的了。

而国产科幻一直以来做的最不到位的,也最受观众诟病的,就是特效不尽如人意,五毛特效,页游特效让观众欲哭无泪。

通过预告片,我们看到《流浪地球》已经展示出了不逊好莱坞水平的视觉效果,填补了国内太空科幻的特效技术空白。

无论木星大红斑的瑰丽夺目还是太空飞船的舱内舱外效果,都达到了相当逼真的感觉。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那种山崩地裂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好莱坞的灾难大片,还有驾驶着雪地越野车与雪崩赛跑,也如身临其境。

最激动人心的,恐怕要数正面遭受木星冲击波的袭击了。

原著中当地球接近远日点加速的时候,要经过小行星带,而主角的父亲,就是在粉碎迫近地球的小行星的战斗中牺牲的。

但由于最后一次加速经过小行星密集的地区,因此地球与小行星的撞击已无可避免,整个面向小行星带的半球面对小行星的正面硬刚几乎被陨石撞击损毁殆尽。

在电影中,将小行星撞击变成了木星燃爆,那场景如果以前我们看的是流星雨,那么这次就是“流星雹”……

如此波澜壮阔又美轮美奂,却还带着灭绝窒息感的特效,已经看得我屏住了呼吸!!!

看点七:危机四伏,节奏紧凑

虽然在原著中讲述了一个跨度达2500年的故事,但主要的时间线还是在刹车时代与逃逸时代之间,也就是地球与木星运行轨道相交然后被引力弹射实现逃逸速度这个时间段。

这是人类的希望,但也是最大的危机。

因为木星本身就是气态的巨行星,甚至被看作是下一个太阳,它有着巨大的引力,而地球与它过于接近,当然是非常危险的。

从预告片中的情节来看,也正是围绕着这一场巨大的危机展开故事,有人选择了牺牲,有人听天由命,伴随着天塌地陷,生灵涂炭,英雄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只为能够拯救更多的人。

所以,这部电影的节奏看起来是相当紧凑的,影片的容量很大,元素众多,层层递进的抓住观众的心,相当值一回票价了!

看点八:细节考究,情怀满溢

一部电影吸引人的是故事,但感动人的永远都是情怀。

对于《流浪地球》来说,除了很多细节在致敬经典,电影中的很多场景也都让我们有着亲切感。把很多感情植入到影片的一些细节之中。

比如预告片中的飞船,与好莱坞大片《太阳浩劫》《太空乘客》中的飞船如出一辙,在太空中的画面,已经有了《地心引力》这样顶级太空科幻特效的影子。

这是我们向好莱坞太空科幻的致敬,同时也体现出了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另外,在剧情中的东方明珠塔和央视主楼“大裤衩”,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性的标志建筑。

将这些建筑融入到剧情之中,就会增添故事的真实感。让我们这个时代的观众可以感怀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真的会面临这这样的生存危机。

看点九:内蕴深远,感情饱满

预告片中有句台词,“无论最终的历史将人类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其实对于任何的科幻片来说,终究是要用故事讲述一个道理。《流浪地球》所传递的正能量内核,就是要心存希望。

这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对于全人类说就是延续种的繁衍的根本。

电影中,人类为什么最终选择推进地球离开太阳系,而没有选择使用超级太空飞船呢?

一方面当然是出于维持大量人类生存需要更大的生态系统,但归根究底,是我们每个人那割舍不掉的乡情。每个人都有故乡,但对所有人类来说,地球才是我们的母亲,哪怕是我们已经无法在这里生存了,我们也很难离开她的怀抱。

她是我们的避风港,上亿年以来,她给了她身体上所有生物以庇护,给我们阳光水和空气,还有适宜的温度,离开了她,我们的根又在哪?所以我们才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

因此,这部电影其实还包含着爱护我们自己的地球这一层寓意,地球只有一个,家同样只有一个!电影里的英雄们拼尽全力,也是为了保护她!

看点十:现实意义,大国崛起

已故著名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霍金说过,人类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必须走向太空。因为太阳终究有消亡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走向宇宙,灭绝只是迟早的事。

刘慈欣《流浪地球》的故事,其实就是未来人类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面对的现实。因此这样的科幻片,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宇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地心引力》开始,中国元素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太空科幻题材的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太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甚至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开始名列前茅。

看着玉兔二号登陆月球,我们的脚步已经迈向了更遥远的太空与别的星球上。这是综合国力提升的标志,也见证了国家的崛起。

在《流浪地球》里,中国人成为了太空移民的主角,也恰恰反映了这一点。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在提升我们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这样一部佳作,大年初一即将上映。

《流浪地球》,咱们盘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