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胜利日阅兵,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今年的阅兵,其实在如今我国更为频繁的阅兵背景下,俄罗斯很多武器装备已经让我们有了“明日黄花”的感觉。

中国军迷看俄罗斯阅兵:很多武器我们没有 但一点也不必羡慕

自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武器工业其实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好的武器装备不是没有,但武器工业这个“资金吞食兽”在窘迫的经济条件下是无法进行升级换代的。简单如坦克的热像仪,复杂如航空母舰、有源相控阵雷达、第五代隐形作战飞机,这些俄罗斯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瘸腿。因此这几十年来,除了部分创新,很多都是在吃前苏联的老本。

但就是这些,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值得购买的东西。例如S-400防空导弹系统,S-400相对于S-300的提升,其实不仅仅是射程的更远,而是反导性能和体系化防空的概念,我国虽然有性能不俗的红旗-9系列防空导弹,但是在末段反导性能上还与S-400、爱国者PAC-3、THAAD这样的防空导弹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国为何还要购买S-400防空导弹的行为了。

中国军迷看俄罗斯阅兵:很多武器我们没有 但一点也不必羡慕

除了S-400,阅兵式上还有一些我们长期没有或还没研制出来的,例如战略轰炸机图-160,其性能在如今已经不能算先进,但依然有其重大价值,不然俄罗斯不会花大力气从乌克兰购买二手图-160,更不会重启其生产线,我们虽然也有大型轰炸机,但却在战略轰炸机上长期空白。尽管前些天西飞放出的宣传片预示着“the next”就是战略轰炸机,但显然我们一无实例二无经验,想要制造出B-2、B-21、图-160这样的战略轰炸机,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才行。

战略轰炸机想要购买几无可能,而米格-31上挂载的“匕首”导弹其实真的可以不用羡慕。从概念上讲,这种导弹其实就是将陆基版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搬到了截击机上,空基发射有很多好处:由于赋予了初速度,弹道导弹节省了燃料,射程更远;空基发射机动性高,全角度发射不仅生存性高还能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省去地面车辆和发射井,节省了大量人员。但这样的组合明显存在“凑合”行为,不论是载机还是导弹,都是老东西,这样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伪创新。当然,和我军相比,“匕首”导弹在我军这里还是一片空白,不是我军没有能力研制,而是目前没有此类需求。

中国军迷看俄罗斯阅兵:很多武器我们没有 但一点也不必羡慕

同样处于没有需求而我军没有装备的还有很多,例如“台风-K”装甲车,这种由卡车底盘改造的重型巡逻车辆,在我国目前的治安情况来看,显然有些过于夸张。但这不意味着我国造不出买不起,而是除了去国外的维和部队可能有些需求,国内基本用不上。再例如BMPT坦克支援车,这个有着坦克底盘和怪异炮塔,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和中口径炮弹的装甲车辆,在城市作战中可谓“神器”,重装甲、重火力、多用途、射速快,但在我军的作战体系中,BMPT这类车辆则显得很尴尬,多少有些四不像的感觉。

俄罗斯阅兵场上每年走过的装备已经很多,但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已经从当年的艳羡不已变成了淡定围观。越来越多的先进装备服役我军,带给我们的不止是环境的安全程度,更多的是对装备的自信,对科研的自信。(利刃/东风破)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