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现在各种消息,在国产003电磁弹射航母已经确定出现后,与之配套的国产五代隐形舰载机项目也日益紧迫,而歼20的改进型上舰的概率越来越高。那么很多人会想到法国海军的阵风M,因为这种舰载机是目前唯一有鸭翼的现役舰载机。

除了有鸭翼、主翼是三角翼,阵风M还是唯一的一种主翼不需要折叠的现役舰载战斗机。阵风M的主翼没有折叠,主要是因为这种飞机的体量本身就比较小,大后掠三角翼的翼展相对其他大型舰载机也小很多,只有10.8米,几乎和折叠主翼后的歼15和超级大黄蜂的宽度差不多。阵风M只能算是一种偏轻的中型机,在戴高乐号航母上也一直没有满编,操作空间比较充裕,综合因素导致其不需要折叠主机翼。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假设歼20上舰,要不要和阵风一样也不需要折叠主翼呢?笔者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歼20的改进型就不能学阵风。

因为歼20是一种公认的重型隐身五代机,其体量比F22A还大,即使采用三角翼,翼展也已经是12米以上的级别。比阵风的10.8米大不少。航母上对舰载机的宽度要求可以精确到厘米,在寸土寸金的航母甲板上,歼20为了增加部署数量,提高航母综合战力,主翼必须还要折叠是免不了的。何况上舰后的歼20,为了满足低速着舰要求和起飞时的升阻比,主翼展肯定要比陆基版本要有所放大,因此必须折叠主翼梢。

阵风M有两台发动机,使用先进的线传飞控,可以降低鸭翼布局飞机的失速和起降速度,符合舰载起降要求。这点上歼20作为五代机,比阵风M这种三代半肯定能做的更好。

阵风M是鸭式非常规布局,主机翼后掠角在现役舰载机中是最大的,主翼中部和末梢厚度小,后掠角大,同时翼展小,导致阵风M的起飞升阻比严重不足,而战机的起飞段升力和阻力是成正比的。虽然战斗机的设计要求一定飞行包线段下尽量减少阻力,有利于高速飞行和超音速,但作为舰载机,升阻比低速下过小,弹射起飞时正面升力就不够。为此,法国海军只能有意的将阵风M的前起落架做的相对较高,使得阵风在弹射还未离开甲板的滑跑阶段,就人为的造成较大的迎风迎角,来增大起飞的迎风阻力,同时降低起飞速度。

歼20的主翼后掠角也比较大,主翼的厚度也很薄,原封不动的做舰载机同样有起降期间升阻比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适当减少主翼的后掠角,加大主翼的局部厚度,以及前后襟翼的尺寸是必须的。

不过歼20上舰,有法国阵风M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就是我们的弹射航母是采用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方式,在弹射的后半段仍然给舰载机施加加速度;而法国航母采用的是美式蒸汽弹射器,在弹射的后半段只能是有气无力。从这点上来看,虽然同样是三角翼,但是歼20上舰型号,可以做到最大33吨的弹射起飞重量没有问题。这个数据,比阵风M整整超出了10吨,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