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十年前,

那是在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突如其来的灾难,成了大家心里永远的痛…

如今,

距离汶川大地震过去十年了,

你们,还好吗?

回望十年间…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山崩地裂,满目疮痍,当时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但,无论在任何危急时刻,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默默无闻的影子,为确保通信畅通而全力以赴…

每一次灾情就是命令,每一次抢修通信线路,是小移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年间,小移不断完善应急通信体系,为通信畅通保驾护航!

十年,四川,改变!

十年来,小移按照“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思路,通信保障工作从“应急”为主逐渐转为“预防”为主,建立起一套“平战结合、天地一体、高效协同”的应急综合保障体系,全力提升了企业防灾救灾能力!

1

一是配备多样化应急指挥调度设备

建立了31个超短波基站、2个便携式基站,并拥有65部手持式终端、121部车载终端、51套固定终端,实现22个市州分公司所在地及重要交通干线全覆盖。

2

二是率先建设超级卫星应急通信网

先后建立了成都和南充两个卫星地面接收主站,形成了可传送收发各84M卫星带宽的强大卫星通信网。

3

三是在重点保障区域建“超级基站”

针对四川地质灾害多发特点,在全省重点区域建设有59座抗震型超级基站,采取光缆+卫星传输切换和基站容灾两项关键技术,在光缆中断、电力中断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72小时以上。

十年,在四川,我们的抢险队伍更加壮大↓

十年,在四川,我们的应急通信保障装备更加先进↓

十年,在四川,我们的服务更加优质↓

十年,通信保障在路上!

除了在四川当地应急通信体系不断升级外,小移在全国范围内,用十年的时间,不断完善通信保障体系,历练出一支支强大的抢险队伍、创造出更加具备“战斗力”的应急装备……

小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创造性的提出了“红橙黄蓝”四级响应级别,形成“四横五纵”协调保障机制,准备了4000余个应急预案,在组织机构和人员、应急预案和演练、物资装备和手段三个方面,不断加强体系建设等,来确保高效完成通信保障任务。

01强化应急通信拉练

练就一支“能征善战”的抢险队伍!

02充分调动各类创新应用

应用集中性能大数据统计分析,明确抢修优先级,分析用户分布和通信需求精确指导救灾。

03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升级改造

还有小移的最新技术、最新装备。超级基站、小型应急通信车、无人机高空基站等一大批创新成果经受了重大活动的高标准要求和大灾大难的极端条件的考验,大显身手。

近五年来,小移完成突发事件、社会活动、自然灾害等应急通信保障2.0万次,派出应急通信车辆4.2万次,动用应急通信设备24.7万套,共出动各类应急保障人员170.4万人次。

灾难自当铭记,保障永不止步。

我们一起携手,走向美好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