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在后备箱里装上一箱的瓶装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最近朋友圈里就流传着“车里放的矿泉水千万不能喝”、“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喝放在车里的矿泉水”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

流传的消息中还说道,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等物质。尤其是当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瓶中含有的双酚A和其他化学成分可能被逐渐释放出来,导致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

那么放在车里经过高温暴晒后的矿泉水真的不能喝吗?喝了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让小编为你一一解答~

暴晒过的矿泉水有毒?

如果你身边有矿泉水瓶,可以倒过来看看瓶底,上面写着“pet”,三角形中写了“1”。

这是最常见的塑料材质之一---PET(学术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目前绝大多数的矿泉水、饮料瓶均采用PET材料。

PET的耐热温度为70摄氏度,高于这个温度之后,材质会变软,但这个温度仅仅会引起矿泉水瓶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水温升高),并不会因与水的接触,熔解成有害化学物质,毒性物质的泄漏几乎可以忽略。

这种材料结构稳定,发生化学变化也要在100℃-120℃以上,车内根本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

所以,只要是合格的PET水瓶,大家就无需担心“暴晒过的矿泉水有毒”这个问题。

车上开封过的水和食物别吃?

除了矿泉水,很多人也会放些日常的食物在车里。但是,如果开封过并且放在车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别吃了。

因为,车内对它们最大的威胁不是高温,而是细菌。

车内的高温环境,更会催生细菌的繁殖,开封后放得越久,细菌就会越多。所以,不管是水还是其他食物,都尽量不要在开封后于车里放太长时间。

综上两点所述:就科学角度上来说,车里放的短时间内未开启的瓶装矿泉水即便受过暴晒,也是安全的,可以饮用。但是口感方面嘛,你懂的。至于车上放不放,看你心情咯。

矿泉水可以放后备箱备着,但是,下面说到的6种物品是千万不能放车里的,否则不一小心就成了高危的“车内炸弹”!

这些物品不能放车内!

1、充电宝

充电宝爆炸导致火灾的事件屡见不鲜,由于充电宝的结构通常都是18650电池或是其他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在高温情况下都有爆炸的危险。同时,由于市场监管乏力等原因,不少劣质山寨货充斥市场。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劣质充电宝基本都使用了不合格锂电池,或者是从废旧品中拆卸改装而成的电池,其稳定性要比正宗的充电宝差很多,在高温下有爆炸隐患存在。

2、打火机

打火机中充装的大多为液态丁烷等物质。这类物质沸点较低,一旦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液体就会气化,体积急剧膨胀。在天气炎热时,汽车内部温度升高,打火机中的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外加有些劣质打火机的塑料壳强度并不高,极易导致打火机爆炸,轻则碎屑炸得到处都是,重则造成内饰损伤,甚至在爆炸过程中引燃内饰导致车辆发生自燃。

3、香水

瓶体密闭的香水,高温膨胀,气体无法排出时,极易发生爆炸。而且玻璃材质的香水瓶,在太阳暴晒下,可以形成类似放大镜的聚焦效果,如果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将非常危险。

4、老花镜(放大镜)

放大镜通过光的折射原理,可以聚光并产生高温,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而老花镜和放大镜都属于凸面镜,这种物品一定要放到手套箱或者眼镜盒等不见光的地方。

5、罐装喷雾

为了清新车内的空气,许多车主都在车里放了车载香水,通常香水在25摄氏度以上就会发生氧化,有些高档香水的调香师会考虑到这一点,让香水在氧化后发出更好闻的香味,而有些劣质香水,则会在氧化后让人头晕、恶心,影响人的判断。另外,香水挥发后会产生易燃气体,其爆炸临界点为49℃。夏天只需阳光照射15分钟,密闭停放的汽车内温度就会达到65℃,这很容易引起香水爆炸。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头条号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因此,对文中陈述、观点断定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正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供给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