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证监会放行富士康IPO,首家台资企业登陆A股,正式尘埃落定!

富士康目前第一大客户是苹果公司,其最新款高端旗舰机iPhoneX的唯一组装厂。除了苹果,还为华为、小米、索尼等品牌代工。目前仅在大陆就有14个产业园区,其在2016年进出口总额已经占到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3.6%

但问题是,富士康在再牛逼,也是一家代工厂,前几年还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血汗工厂,员工跳楼刷眼球,怎么就成了独角兽,工业互联网的典范呢!而且富士康根本不差钱,去年为了配合特朗普制造业回归美国战略,要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投资建厂,它为什么在A股上市融资呢?

富士康以不可思议地速度快速过会,并且全票通过!显然说明了一个事实,让独角兽来A股上市,不是什么市场需要,至少不全是,而是一个政治任务,很被重视的政治任务。因为富士康是台企,IPO效应越大越好,以后台湾的公司都来A股,经济上就一统,政治上就好办的多。现在周边俄、印、日、朝韩、南海诸侯问题都逐一被解决,就差一个台湾了。

不过大棋归大棋,经济账算,富士康这次上市集资272亿,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每周发3家,要14周才能抵消富士康的抽血,现在明白监管层为啥昨晚不发新股了!

关键富士康只是开端,再加上如火如荼的独角兽们回归潮,还有体量比富士康更大。如果说富士康作为第一家,还可以尝个鲜的话,第2、3、4、5家蜂拥而上,韭菜真的就撑死了。毕竟,去年大盘不行就是因为发行400家新股。

独角兽是不是回来吃人的,难道中国人的肉要香一点?比如百度在美国股价涨了100倍,没在中国上市是股民的损失,但问题是,涨了100倍之后再回A股,估计损失的就是股民了,A股韭菜,难道天生是接盘侠?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过去赴美上市的中概股,都是中国赚钱去美国分红;富士康在美国投资百亿美元,这回是要去赚美国的钱,然后在A股分红,也算不错。

股民对富士康的看法,就喜忧参半了;喜的是可以炒富士康概念,还能打新,万一中了呢,多少能套点利。但要知道,对整个市场而言,尤其是现在的成交量,富士康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这就不难解释周五尾盘为啥没有拉回来了。大资金肯定提前知道消息。

而且,在批文中最后一句说,将和上交所协商日期,所以啥时候还没定,下周中美要进行第二轮贸易战谈判,这回应该有实质性的进展。估计时间点要配合在那。那么,大家关心的问题,大盘和次新有什么影响,富士康上市后会成中石油第二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