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叫知喝人,牛逼的不得了,管你在外面有多少钱,回村来就得听他的,谁谁谁去烧火,谁谁谁去劈柴,谁谁谁去端盘子,我没端过盘子,我烧过火,传过菜,端过饭盆,上过酒,收过钱。

我们村之前有个大老板,开学校的,资产过亿,相当牛气,把爹妈都接市里住了,然后村里有红白喜事都不来,礼也不给,一直到他爸去世。村里没人去,然后他买烟挨家挨户的送,别人办事,都是给帮忙的,2块钱一盒的烟,给一盒,就够了。他挨家挨户地磕头,每家给两条软中华,人家都不接。

村里的的风俗都这样,我出生就没在村里,啥都不懂。现在我爸也开始带着我有意无意的回去,虽然说我们村都是我们本家,但是我还是谁都不认识。反正见面就是大爷,大娘,爷爷奶奶的喊。

不管你多有钱,在外多牛逼,过年回家老爹照样让你开着你的豪车到地里拉农物,最后还嫌弃这车不实用,还不如三轮车实在,这就算了,关键还说你长得人高马大的怎么笨手笨脚的,干点活都干不好。

说说我家农村吧,小的时候吃酒席桌子凳子都是挨家挨户去借的,那时候不像现在桌椅可以租到,都是大人领着我们小孩去借,大人在桌子凳子下面写上人家名字我们小孩帮忙扛凳子走,桌子大我们搬不起,大人搬,很好借因为你家有啥喜事都是去村里人家借的,大家借来借去,互相帮忙,还有就是打糍粑,哪个更好玩。本人今年30没赶到打糍粑那会,那时候小扛不动那个大木头锤子,现在都是机器的了。那会儿都是人力一锤一锤把熟糯米大成糍粑,我们在一旁偷吃。

家里有个红白喜事都是亲戚门帮忙,我本家有30多户,一家必须排一个帮忙,30多个人,洗菜,洗碗,切菜,烧火,传菜,什么的,很热闹的。现在都是出去打工的多了,都是清厨师带团队来,再就是桌椅都可以租得到,现在都是直接去吃,方便是方便了。但那时候的情景还是让人回味啊,小时候听说有酒席吃都开心的不得了现在……不说了大家都明白。

其实很多时候,反而觉得很高兴,因为这样才有回家的感觉,没有疏远也没让人感到生分。在我家这边也是这样,有时候谁家办事了,在外面工作的人回来很多事都是抢着干,和村里的同辈说说笑笑,一起喝茶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