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中国顶级的心血管病学专家

在同一天齐聚姑苏古城

传医德高山仰止,播薪火垂范春秋: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不忘初心。

一同缅怀一位先贤120周年诞辰

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董承琅

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暨首届中国心脏功能学论坛将于2018年5月11日在中国心脏之家(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召开,陈灏珠院士、蒋文平教授、戚文航教授、沈卫峰等老教授,中国心血管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副主席霍勇教授及百余顶级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循着董老曾经的足迹一同回忆中国心血管病学的峥嵘岁月。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特邀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成兴教授,畅谈本次大会的初衷和值得期待的会议亮点。

董承琅教授纪念大会|沈成兴:高山仰止,奋力前行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沈成兴教授

为什么选在苏州来纪念董承琅教授?

沈成兴教授: 2017年12月27日,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筹建的中国心脏之家在苏州正式落成,从此中国心血管医师们有了自己的家。为了让广大同行有更好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与“心脏之家”同时建立的还有“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这是我国医学三级学科第一个博物馆。董老是中国心脏病学先驱,博物馆开篇于1928年,北京协和医院,董老和戚寿南教授、卞万年教授、马万森教授率先使用能记录3个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弦线型心电图机,这也是中国心脏病诊疗事业的肇始。此次会议就安排在以董老命名的学术报告厅“承琅厅”中。借助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更好的追忆先辈,展望未来,将先辈们的仁爱、济世的高尚医德与情怀传递出去。

董承琅教授纪念大会|沈成兴:高山仰止,奋力前行

协和弦线心电图机

此次会议与以往的学术会议相比有哪些不同?

沈成兴教授: 本次大会以医学人文精神的传递为核心,学术内容传播为延伸。为了更好地展现此次会议的核心价值,我们邀请了心血管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与参会者共同分享几十年来的从医心得和经验,届时,陈灏珠院士、蒋文平教授、戚文航教授等专家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让年轻的心血管医师们更深刻的感受到前辈们的家国情怀、仁心仁术、道德风骨和探索精神,这对于当今医学行业发展尤为重要。

董承琅教授纪念大会|沈成兴:高山仰止,奋力前行

董承琅教授铜像

此次会议特别在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中布置了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周年的纪念展览,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再现、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让与会者仿佛身临其境,比如:董老三度赴美求学、带回国内第一台心电图机、开设首个心内科诊所,用最真实并可触碰的历史细节来感受董老怀揣“医学救国”理想跌宕起伏的一生。此次会议的亮点之一还有董老在美国做心脏病专科医师的儿子也回国一起和大家分享董老从医的一些往事,将令人倍感亲切。

董承琅教授在解放后一直担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直至退休,作为六院现任的心内科主任,董老对您来说肯定有更多的意义?

沈成兴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04年,百年发展沉淀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董老任六院心内科主任时,对身边的医务工作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自我做起,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个小细节很能说明问题,董老退休后经常回六院给年轻医生们指导,每次董老回六院,所有的医生都争着要跟董老合影,董老从来不拒绝,并且耐心的指导每一位医生。这些都可以从老照片里反映出来。董老行医的座右铭至今影响着六院心内科——“一切诊断与治疗措施应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

董承琅教授纪念大会|沈成兴:高山仰止,奋力前行

董承琅教授座右铭

作为现任六院心内科主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承前启后,压力也大。但董老精神的传承从未停止过,我们今天仍在回忆董老、谈论董老,年轻医师们对董老发自内心的敬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欣慰的。董老人文精神对六院的熏陶是体现在六院每一位医师骨子里的。我们会不断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培养更多“有技术、有医德、有理想”的三有医生,续写属于六院心内科的辉煌。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的医院之一,我们将继续努力,秉承董老的“患者至上”理念,做好自己的同时并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师,为“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次大会将对国内心血管领域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沈成兴教授: 从1928年董承琅教授开创心电图时代到1969年高血压防治体系“首钢模式”的正式运用;从1973年陈灏珠教授和王恒润教授成功施行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到2005年葛均波院士在TCT会议上首次向全球实时演示“逆向对吻导引钢丝技术”开通慢性闭塞病变,先辈们的创举让我们心生敬仰。

本次大会以医学人文精神传递为主题,这也意味着,我们希望借此会议让更多的心血管同仁们在追求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继承先辈们的医者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更广泛地传播下去。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年轻医师们每天疲于应付,常常忘却了自己的梦想与初心,希望此次纪念大会能够成为照亮他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使他们找回当初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医学时所怀揣的那份热情与梦想,从而更加踏实和坚定地走向远方,这也是我辈对开拓者最好的纪念形式。就像本文题目所表示的那样:传医德高山仰止,播薪火垂范春秋;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奋力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