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利玛窦传教困难重重,但是还好遇到当时明朝一些开明的官员。因此耶稣会非常重视中国的传教,相比于日本、印度,中国当时的文明程度要远高于他们,中国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还是周边国家的宗主国,这让西方人觉得,明朝是打开天主教信仰一个巨大的机会。

公元1648年,也就是崇祯皇帝自杀后的第四年,清朝顺治帝迁都,南下进攻岌岌可危的南明政权,而在南明走投无路的时候,明朝永历皇帝母亲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梵蒂冈天主教写了一封求救信,请求梵蒂冈主教的支持。

而此时的欧洲刚刚结束了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不知道是交通不发达的原因,还是战争刚结束一切都没有进入正轨,这封信两年后才抵达梵蒂冈教廷,而主教的回信直到10年后才送回来,而此时的南明政权已经被清朝逼到云南,罗马教廷派遣了300名葡萄牙士兵,但是在清朝猛烈进攻下,已经无济于事。可能你觉得非常荒唐,但是这不是野史,现在求救信还在罗马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存于罗马国家历史博物馆求救信

现在看这件事情有历史穿越的感觉,但是当时王太后确实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每个人都有西方的名字,皇太后叫着玛利亚,皇太子叫着当丁等等,所以在危机时刻想起了上帝是非常正常的。那么是谁过来传教的,怎么还传到皇宫里了呢?

利玛窦,这个在中国最早的传教者,而且他的中文造诣极深,与当时的社会名流以及朝廷重臣都交往极深,比如与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等著作。按照中国的惯例,每个人在死亡的时候都要返回家乡,不能客死他乡,因此朝廷决定让他返回澳门埋葬,后来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等人建议,赐予利玛窦北京阜成门外墓地,让他在那儿安葬。我们现在去北京市委党校院内的滕公栅栏,还能看到利玛窦的墓地。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全民热遗:利玛窦墓地

利玛窦的中国之旅

在美洲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运动,不仅仅是武力扩张,而且通过宗教传播达到思想扩张。因此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督教在海外的传播,而罗马教廷为了扩大天主教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全力支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海外的殖民活动,派遣了大量传教士跟随殖者一起去冒险。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这些传教的也有不同的分会,在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耶稣会,这个分支是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建的,组织非常严密,主张为天主教事业死而后已,在管理上趋近于军事化。中国是耶稣会重要目标,其实早期的传教并不顺利,尤其亚洲其他地区,印度是最早殖民地根据地,但是以为印度本土宗教很多,而且极其炎热的天气,让欧洲人也极难适应。在日本,也受到冷落,因为日本人希望对天主教教义进行改革。因此耶稣会非常重视中国的传教,相比于日本、印度,中国当时的文明程度要远高于他们,中国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还是周边国家的宗主国,这让西方人觉得,明朝是打开天主教信仰一个巨大的机会。

明帝国在隆庆年间开始解除海禁,口岸政策非常宽松,那个时期有大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就这样31岁的利玛窦随着其他传教士一起进入中国大陆,他的第一站是广东肇庆,因为那里离澳门非常近。在利玛窦进入中国时候,为了加入中国国籍,给了当时两广总督非常多的礼物,包括最先进的西洋钟,才获得户籍的请求。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明朝海禁

因为当时明朝刚解除海禁,倭寇的隐患并没有解除,大部分倭寇勾结海外殖民者进行间谍活动。所以对于利玛窦这种西方人,是非常警惕的,当时有谣言,葡萄牙与日本结盟,打算对肇庆开展新一轮的进攻,可见利玛窦当时所处环境并不友善。利玛窦无论是租房子还是买房只,都受到当地人的歧视,都需要开明官员帮助才行。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利玛窦在韶关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旱灾,人们把利玛窦当做瘟神,愤怒的民众手持凶器袭击了利玛窦的房子,利玛窦在逃跑时,脚裸受伤,因此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很难不怀疑利玛窦,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出手阔绰,并且利玛窦具备西方早期的化学知识,更像是一个巫师。其实利玛窦所获得支助除了耶稣会的支持,而且还有澳门商人的赞助,但是他们都是以很隐秘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引起官方以及民众的怀疑。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利玛窦如何打进官员群体的?

虽然利玛窦传教困难重重,但是还好遇到当时明朝一些开明的官员。当时明朝万历有30年不理朝政,但是整个国家运转正常,正是依靠这些文官集团。这些士绅官员很多具有开明的思想,利玛窦利用士绅集团对于科举的焦虑,把记忆宫殿这种效率极高的科学记忆方法介绍给他们。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神探夏洛特剧照

我们在《神探夏洛特》里看到记忆宫殿这种神奇效应,记忆宫殿利用形象化的思维,把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放在虚拟的宫殿里,这样大量的记忆内容都汇集到一个个小的宫殿里,井井有条,当需要时候调取出来。当然每个人的记忆宫殿是不同的,利玛窦之所以学贯东西,也是利用这种科学方法,把东西方各类知识分类存储,为以后向明朝官员解释科学方法提供便利。

这就是我们看到利玛窦的聪明地方,以前也有很多传教士,都希望通过底层往上走。首先顶层对于这种传教是非常警惕的,朱元璋就是通过明教,也就是白莲教,壮大早期武装力量的。其实中国当时的熟人的小农社会,对外来文化是相当排斥的,早期有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都无功而返。利玛窦应变能力非常强,他刚开始穿着道士的衣服,后来发现道士、和尚在中国地位比较低,后来就穿着儒家士大夫的衣服。而且还会祭拜孔庙等,这些曾遭到耶稣会猛烈抨击。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利玛窦把西方科学记忆方法介绍给这些士绅,让这些精英分子受益匪浅,比如一个陆姓士绅学习了记忆宫殿以后,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没有用洗脑式的传教方式,而是利用这些开明的精英对科学的兴趣,传播天主教。比如向瞿汝夔、李之藻和徐光启等介绍科学知识,以方便传教。

利玛窦如何传教的

为了能够进一步与儒家学说相融合,利玛窦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儒家经典,这让他在解释天主教教义的时候,能够引用大量的儒家学说,以证明儒家与天主教并不冲突,而且是思想基本一致的,甚至利玛窦以儒家自居。这让士绅对他有有很大的认同感,人们称呼利玛窦为西儒。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利玛窦一直想见明朝皇帝,他认为只要得到皇帝认可,天主教的传播就会获得几何级增长。而且他发现中国是高度集权社会,所有政策制定都最终需要皇帝认可,而且中国民众对统治者十分畏惧,获得官方认可,传教更容易。

为了疏通关系,利玛窦没少跟太监打交道。曾经一位老太监以为利玛窦,能够把水银变成白银,当得知是不可能之后,老太监非常生气,并把他赶出。当然利玛窦与大多数太监关系都是不错的,例如大太监冯宝,曾经就与利玛窦一起看戏吃饭,也因为与冯宝的关系,利玛窦能够接近万历皇帝的机会,你要知道万历30年不理政,文武百官都见不到他的。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面见皇帝

面见皇帝之前,要说到中国的朝贡体系,和西方的远洋贸易不同,中国的朝贡贸易是扬国威,显示我们的霸主地位。周边国家派出使者,送给皇帝一些礼物,皇帝会加倍奉还一些礼物。郑和六次下西洋就是为了实现朱棣向周围国家宣誓明朝宗主国地位,和欧洲的掠夺式殖民贸易不同,明朝都是做的赔本生意,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利益。

奇葩的利玛窦,居然成功向明朝皇帝安利天主教

朝贡贸易

但是到了万历时期,国家已经没有那么多钱,“赏赐”那些外来使者了,使者贡献的也就很差。利玛窦东拼西凑1200两白银,还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给搭上,他自己感觉很寒碜,但是其他外国使者贡献的礼物更差,他的是最好的了,因此有面见皇帝的机会。

他第一次觐见皇帝,居然是朝着空无一人的皇位跪拜的,因为万历已经很多年没有上朝了,明朝是依靠着惯性运转着。但是这次扑了个空的面见,却为利玛窦打开了与万历书信往来的通道。万历此时专注炼丹以及死后的事情,于是向利玛窦咨询一些欧洲丧葬问题,想为自己的葬礼增加一些新样式。

这次交流以后,确实如利玛窦所料,他打通了向中国传教的机会,从皇宫到朝廷,开始逐渐习惯并接纳了天主教。如开篇所述,南明在走向灭亡前,皇宫里有很多虔诚的天主教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