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带孩子特别不容易,别说是出门购物了,有时候就连睡个好觉也是一种奢侈。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还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学习各种中医知识,真心为您点赞~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与宝妈的沟通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脾胃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而在众多问题中,“胃强脾弱”的情况也是最常出现的。

很多家长不清楚自家的娃,是否属于胃强脾弱,也不知道胃强脾弱应该怎样调理,所以让爸妈们愁上加愁~

那今天我们就好好的聊一聊,究竟什么才是“胃强脾弱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胃强脾弱的典型症状:

食欲旺盛,容易饿,怎么吃都不胖、四肢消瘦、大便不调、头发黄等。

在中医看来,胃是受盛的器官,孩子吃进去的食物,都会装在胃里。脾是运化的器官,食物经过脾的运化,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一种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身体所用)。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胃强脾弱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胃强脾弱是指胃的消化功能过强,出现“消谷善饥”的情况。孩子胃口特别大,总是容易感觉饿。而偏偏脾的功能较弱,不能把食物运化为有用的物质,供身体所用。

胃强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孩子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积在胃里,形成胃火。多有腹胀、口臭、口腔溃疡、胃部不适、等症状。

脾弱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因脾失运化,不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百骸,进而不能荣养四肢,多表现为孩子四肢消瘦、个子小、脸色黄、头发黄、易反复感冒等症。

而我们身体中的消化系统就好比一个工厂,胃是采购员,它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后,需要通过机器(脾)带动生产,但机器马力不足,这些原料就很容易变成废品和半成品。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伴有湿气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胃强脾弱的孩子多伴有湿气。

因阳气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胃强脾弱的孩子多为脾阳虚。脾失于运化,水液留于体内形成水湿。此时舌象多表象为舌红苔黄腻,舌质胖大,有时兼有齿痕。孩子有时也会有手脚冰凉、怕冷、便溏、食后困倦等表现。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伴有便秘

「胃强脾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也有部分胃强脾弱的孩子伴有便秘。

因胃肠燥热,煎熬津液,津液不足。又因脾失运化,不能把水液化为有用的津液。肠道失于濡润,则大便多干燥、或大便前干后稀(水湿流注大肠,使大便后面稀)。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

不管是金元时期的李东垣,还是清代的叶天士,他们都非常注重调补脾胃,可见调补脾胃在众多中医流派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 胃强脾弱怎么办 <<<

胃强脾弱当然要补脾养胃啦,只有脾强健了,才能运化有力、生化有源,更好的濡养机体。

其实脾脏看似虽小,但它既能运化水谷,又能枢纽气机,所以脾脏强健后,脾胃不和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胃火慢慢的也会降下来。

这样孩子就可以长得高高的、壮壮的,面色红润、皮肤有光泽,腹胀、腹痛、口臭等症状,也会慢慢消失哦。

而平常看似普通的食物,其实都有着很好的补脾效果。比如莲藕、甘蓝、山药等,它们性味平和,而且炒出的菜口味也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会更喜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食材也能达到补脾的效果哦,例如怀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