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也就是1995年那个时候,拥有轿车的私企老板还很少。在我们浙江中国私企老板发祥地的义乌一带,作为出行的主要工具,我的桑塔纳出租车被许多老板预订,还有政府官员。真的,我享受了老板出钱我旅游的待遇。桑塔纳载着老板到处跑,浙江的大部分县市都跑遍了,老板包吃包住包费用。这是1995年前后浙江的经济状况。在浙江,高速公路也就杭甬高速这一条,手机也还是个稀罕物。马路上能看到比桑塔纳更好一点的车也是屈指可数。浙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仅仅十年、十五年的变化,飞速发展的经济让我们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与现代人的关系,就好比古代马和武将的关系

记得1986年我出差广州为买个电子表回来,经济学家说我们已落后日本三十年。处在动态的经济发展中,仅从现在与国际接轨的油价来看,再从马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宝马、奔驰,这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我们的GDP已赶上了日本,居世界第二。地球已经成为宇宙的一个村落了。在这个村子里,哪里风吹草动,哪里有最新的科技成果,在世界各国人们面前一览无遗。

我要说的是为什么中国开好车的比外国多?这是马路上反映出来的经济现象。我们看到高档轿车越来越多,特别是外地来杭州的人士都会说你们浙江的好车真多啊!当然中国沿海各省的经济发展特别快。现在内地,中西部地区也在崛起。经济发展的车轮越转越快,但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不少距离,政府官员,经济学家,报纸、电视上也都是这么说的。除了印象,还有GDP的数据。但是,从人口比例,财富分配,贫富不均的推测来看,我们中国的千万富豪最近有人统计出96万之多,百万富翁多到一个什么程度,就谁也说不清了,只好从马路上飞驰而过的高档车来推断。比如,开一辆300万元的车,这个车主他起码有500万元的实力:开一辆150万元的宝马或奔驰,这个老板当即拿出50万元的现金不会困难;开一辆60万元的奥迪,他家有几百万元产业也很正常。当然能开一辆二三十万元的中档车,他早已置办了自己的百万元房产。而那些在开跑车的,很明显他家里有好几辆车了。中国人消费理念的改变正在日益与国际接轨,并有过之而无不及。

车与现代人的关系,就好比古代马和武将的关系

我们从电视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在马路上跑的车并没有我们的好.这可是实况,也就是印象。高档轿车屈指可数,相反小排量的车、烧柴油的车却处处可见。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他们的环保意识高于我们,而且已形成一个全社会的良好风气。衣着朴素的千万富豪在街头散步,政府高官打的去上班,更多的自行车在马路上穿行,他们甚至把生产高档车的整条生产流水线卖给了我们。而我们的富豪们却处处在张扬自己,名牌服饰首饰会告诉你,宝马奔驰会告诉你,甚至发生事故的态度和表现也会告诉你,还有闯卡、无视交警的傲慢,以凸显他财大气粗的身份和地位。我想,这是一个个悲哀,也是在经历人家曾经走过的路。简单想一想,他们把高档轿车的生产流水线转让给我们以前,我们还在以桑塔纳为荣的年代,他们流水线生产的高档轿车是卖给谁的?非洲吗?显然不是。从一个世纪前,这些今天的发达国家,在人类文明的道路上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当然也不是说他们现在是圣人了。因为人类的文明也是在从不断提高的经济、科技、物质的享受中逐步提高的。

车与现代人的关系,就好比古代马和武将的关系

再想一想,我们一个首先发家致富的老板,他也存在要不要冒尖的顾虑:整个村子里,整个镇里,甚为什么至整条马路上就我一辆宝马是不是太过显阔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谁也不愿做枪打的出头鸟,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问问现在拥有宝马、奔驰等高档车的老板,他们驾驶的第一辆车、第二辆车是什么牌子?当马路上越来越多的高档车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时候,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促发了越来越多的老板加入到这个车队中来。我们正在走人家走过的路。这也成为我们中国开好车的比外国多的缘故吧。另一方面在政府鼓励我们消费,甚至发放消费券扩大内需的鼓动下,老百姓敢于花钱的胆识和渠道也越来越多,奢侈品市场也兴旺起来。我们的汽车产业、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在目前这种消费观念的引导下,接触享受型的高档生活才起步吧。所以现在政府积极推广节能型小排量的电动车、小汽车、柴油车,甚至补贴优惠,还是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印象中,马路上的高档轿车少下去了,小排量的车多起来了,骑行的人多起来了,也许我们不会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现在这个模式,因为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体现环保的高科技同样可以体现在宝马奔驰的车身上。但愿,我们中国道路上的高档轿车越来越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浓。随之,使用它的人素质也越来越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