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吃鱼是中国人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住在富春江畔的桐庐人,更甚。这儿水质优良,渔业资源丰富,所产鱼类肥瘦适度,肉质鲜美,尤以鲥鱼、鲈鱼、鳜鱼、白鱼为最。

船上人家的“渔文化”

“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唐代张祜在《七里濑渔家》中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富春江畔七里滩渔夫的安祥闲适生活。

桐庐的渔民一般选择凌晨12点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把船开到江上,放下渔网,静待鱼儿的上钩。到了4、5点收网时,站在船头大力拉起渔网,就满网都是新鲜活跳的各种鱼儿。

捕了鱼自然要卖。城北新弄埠是渔民卖鱼的“临时市场”。每天早晨,在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中,渔民忙着称重、剖鱼、收钱……一晚的捕鱼成果,便在短短的1、2个小时内被销售一空。鱼市结束,渔民的工作尚未结束,他们还要整理渔网、渔具。

临江而栖,捕鱼而生,一代又一代的捕鱼人在这里撒网、起鱼、晒网,漂泊、远航、靠岸,成了富春江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春江鱼宴——鱼文化的延伸与传承

桐庐的春江鱼宴蜚声名外。

该宴以富春江特有的鱼产品为主料制作而成,其中以严子陵钓台至窄溪一带鱼类为上上之选。菜品则沿用了“渔船宴”的传统烹饪方法,注重保持鱼的原味,食后齿颊留香,回味悠长。春江佛跳墙、条条争上游、泉水酿鱼圆、羊羊得意鱼等鱼宴菜品中所涉及的白鱼、鳜鱼、白鲈鱼、鳊鱼、江鲫鱼、船丁鱼、汪刺鱼等都是富春江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食材。上菜时一般会先上做法清淡的,然后再上入味和煎炸类的,最后上一锅鲜美的鱼汤,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春江鱼宴不仅仅是一道道由江鲜制成的菜品,更成为了桐庐鱼文化的一张“金名片”。2012年,“春江鱼宴”在首届中国桐庐美食养身大赛上获“桐庐名宴”。2014年,“春江鱼宴”作为桐庐的特色美食入选CCTV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桐庐特别节目……弘扬、保护、传承富春江渔船宴文化已成为一种共识、一份寄托、一抹乡愁。

地道“鱼”味道

说到地道老底子桐庐的鱼味道,恐怕再没有比“鲜美”更贴切的形容词了。

小小鱼味馆:老弄堂中的螺蛳青

城北公园山路上有一家小小鱼味馆,这里的红烧螺蛳青堪称一绝。在烧热的油锅里,放入新鲜的鱼块,两面煎至微微金黄,再放入葱姜蒜、糖老酒盐及秘制的调料提鲜,最后在中火煮上一会,撒点大蒜叶收锅,吃一口,鱼肉鲜嫩,鱼汤浓郁。会吃的还爱在锅仔中加上盐卤豆腐,等鱼吃得差不多了,再夹上一块汤汁满溢的豆腐,简直绝了。

窄溪野鱼馆:渔村江鲜入梦来

不管是白鱼、桂鱼还是鳊鱼、江鲫,甚至满地黄花的季节,铁壳秤砣蟹都是窄溪野鱼馆的招牌之一,引得食客纷纷登门而至。师傅沿用窄溪人独有的烹饪技法,少用调料,精心料理,以保持鱼的鲜香嫩滑和原汁原味。清蒸白鱼、素有桐江第一鲜的鲑鱼煲、红烧船钉鱼(又名棍子鱼)、红烧包头鱼等一道道鲜美的鱼肉丝丝缕缕扣入味蕾中,新鲜滑嫩,汁多味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