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建“小家”暖大家

每日甘肃网讯“家”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是以“家”为纽带。想家,想念家的味道也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精神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梳理,企业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是社会构成的细胞。职工在企业中找到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就会团结一心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天水市分行麦积区支行始终坚持把企业打造成职工温馨家园的目标,注重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人文关怀善待职工、用企业文化陶冶职工,动真情、办实事,从而“外塑形象,内聚人心”,荣获2017年度全国邮政系统“优秀职工小家”称号。

心归之处便是家

清晨,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90后员工王?陶在食堂冲了一杯咖啡,闭上眼睛呼吸着浓郁的咖啡香气,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除了年轻人喜欢的咖啡,牛奶、鸡蛋、面包,还有馒头、油条等家常早餐……食堂的每一样食物都是精致的,满足了每一位员工的就餐。在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职工小家”就像是一束暖光、一盏明灯,照进每个员工的心扉;更像是一处避风港,让每一个员工都获得了安全感。

王?陶的家远在庆阳,2016年毕业后就在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上班。“刚上班,工作压力大,每天下班回到宿舍都会想家,有时候一个人会偷偷流泪。”这个90后姑娘的心声也是好多员工的共同精神需求。

如何能让长期“远离城镇、远离家庭、远离亲人”的职工们扎根基层、安心工作?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做好“职工小家”的建设,让每一个员工切切实实感受着企业惠及的温暖。

中午时分,王?陶和同事们来到食堂,荤素搭配合理的午饭让这些远离亲人的职工尝到了家的味道。家常菜、家常饭,满满的都是爱的味道。不仅仅是支行本部的员工能吃到家常饭菜,即使是基层的营业网点,每到用餐时,支行专门派人送餐到营业网点。傍晚,下班后的王?陶换上运动装备,来到支行3楼乒乓球馆,和几个同事过招练球。这是王?陶每天下班后的“必选动作”。“自从行里给员工建立了这个健身活动场馆,下班再也不用到处找场地喽。”

王?陶每天都会把一天的生活心情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她给这种心情命名的标题是:心归之处便是家。

“以前银行给我的感觉就是刻板、严肃、工作繁忙。但上班之后,支行用行动颠覆了银行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食堂饭菜可口,图书室里又有那么多我们喜欢看的书籍,还有午休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在这里,到处都能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说起支行对员工的点滴关怀,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美女行长助理王娟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人文关怀 人心

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副行长郭广平说:“职工小家”的建设也不单单是增添几台设备,多几个房间那么简单,我们还把关爱员工的措施落到了实处。比如:定期开展员工家访、关爱员工生活,把有形的物质关怀上升为无形的精神关爱。

除此之外,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加大集体活动组织力度,每年都组织开展户外拓展等活动,让员工家属也参与进来,体验和感受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尤其是麦积区支行定期为一线员工“送温暖、送清凉、送文化、送健康”,以及帮扶困难员工家庭的行动,让广大员工感受到了邮储银行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员工眼里,“职工小家”已经成长为邮储人眼中的第二个家,它真正成为凝聚每一个邮储人的小家,也开始成为邮储银行关爱员工的代名词。

邮储银行麦积区支行副行长郭广平说,支行凝聚职工力量的“法宝”就是真正关心职工、为职工办事。首先是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并经常到家走访,及时了解生活困难,定期对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及时将组织关怀送到员工心中;同时,行里凡有婚、丧、病的员工,行领导必到员工家中慰问。

近年来,麦积区支行业务发展迅速且稳健,各项业务指标发展均处于分行前列,也离不开在创建“职工小家”过程中,支行以“职工小家”创建为契机,紧密围绕分行中心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创建“职工小家”与支行业务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通过王?陶和她同事们的只言片语,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邮储银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展示了邮储银行蓬勃发展的梦想与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