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清朝来说,洋务运动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中华大地上几千万年的矿藏能源积累,让洋务派无论是造什么玩意儿,都能够得心应手,所谓的地大物博,就是这么来的。对于所有的人来说,什么轮船、汽车、大炮这些东西,初见十分可怕,真正到自己手里掌握了之后,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洋务派的那些大佬,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翁同龢,毕竟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明白自己能做什么。

要说制度上的弊端,他们看不到吗?未必。但屁股决定脑袋,拿着人家大清朝的饭碗,不能掘人家祖坟,所以也就不从这上面下功夫了。什么立竿见影最快?军工业啊,士兵们换上了新式装备,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更多更好,国家自然就富强了,所以他们都开始建立工厂,引进机器来促进生产。

整个洋务运动中领头的,是李鸿章。说起这个人,可以说是替大清国背了不少锅,只要是有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慈禧太后都让他去,结果国人就都骂到了他头上。但其实李鸿章只有听话的份儿,换句话说,他就是个人形图章,说的话屁用不顶。

当然了,那只是在慈禧面前。在整个清政府里,李鸿章可以算得上是挑大梁的了,就比如洋务运动,妥妥的中坚力量。虽然洋务运动没有能一直搞下去,但却扎扎实实给中国奠定了工业基础,算是鼻祖级得的了。

洋务运动的后期,李鸿章创建了大名鼎鼎的轮船招商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是第一家民办的轮船企业。

轮船招商局历经大清、民国直到新中国,都一直存在,当然了,它的主体已经改变了。现在大名鼎鼎的招商银行,就是轮船招商局后期业务拓展来的。招商银行曾经是内地银行业的第六名,甚至挤进了世界五百强。

所以说,不管李鸿章这个人名声如何,但却实实在在给中国的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留下了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