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锋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天同”司法案例数据库、“法律家”司法案例数据库等多家搜索引擎提供的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重庆地区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共计238件,涉及17个罪名,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84例、合同诈骗罪53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4例。制造业、金融投资、房产建筑是涉罪的重灾区。

近年来,民营企业或企业家因涉嫌刑事犯罪而破产倒闭或获罪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民营企业家往往重视商业风险而忽略刑事风险不无关系。其实,相较于商业风险,刑事风险对企业与企业家的破坏力更大。

近日,由重庆市律师协会江北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民营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与权益保护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800多名企业界、法律实务界人士齐聚巴渝,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与权益保护。

律师如何助力民企防控刑事风险

民企犯罪数量上升

亟需加强风险防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今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企业家犯罪较上年提升了20%。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民营企业的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犯罪的追诉数量为什么在上升?

“有的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用金钱开道,出事之后仍然想用钱解决问题,试图找公检法的人通融,这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而且是非常错误的作法。”清华大学教授周光权说,传统刑法多讲事后惩罚,但对于企业来讲,事前预防才是最有效的保护。他希望律师能够协助企业建立合规的专项指南,使之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推动民营企业内部更加完善。

周光权建议,刑辩律师为涉罪企业辩护时要找准辩点,依法为企业寻求保护,坚持罪行法定原则,为涉罪的合规企业或企业负责人提出免责事由和量刑从宽处罚的理由。

“我的一个朋友此前是西南医院的教授,前几天他自己开的公司开业,摇身一变成为民营企业家。所有的人都到那里热烈祝贺,我只送给他4个字——依法经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潘金贵通过分享这个故事,说明加强企业风险防控并非危言耸听。

“民营企业的风险防控与权益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企业家犯罪的辩护是对企业家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所有刑辩律师都能够有所作为。

陈卫东提出,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辩护,除了要把握一般证据的属性、特点、规则以外,应当从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的特点入手。实践中,尊重证据思维尤为重要,证据、法理与职业操守一道,对民营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两年到3年,而欧美国家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年到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远煌认为,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短命,除了资金技术原因之外,另外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面临的刑事风险。

“1:8.5:100”,这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基于全球卫生健康调查得到的数据,意为在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可以减少资料费8.5元,节省抢救费100元。

张远煌用这组数据打比方说,推动合规过程中注重风险防控是企业最明智、最经济的一种发展措施。如果企业在风险防控上多投入一元钱,产出的比值比前述数据还要高。

助力民企权益保护

律师行业正在路上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在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么,民营企业这一重要的市场主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一般是用5、6、7、8、9这5个数字进行指代,即民营企业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对外投资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城镇就业率解决占8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达到90%。”盈科律师事务所全国刑委会主任赵春雨说。

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加强落实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措施,其中就包括司法措施。在重庆,服务民营经济,律师行业正在路上。

2016年12月30日,一家重庆公司与一家山西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重庆公司出租一架飞机给山西公司使用。合同签订后,山西公司多次逾期支付租金。

重庆公司委托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琴和唐田,将此案诉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之后,山西公司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沟通协商无果后,重庆公司向江北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取回租给对方使用的航空器。

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多次与承办法官就本案的执行方案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制订执行预案、落实执行细节,与空中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部门进行沟通。

本案执行标的物系航空器,较为特殊,执行存在较大难度。最终在执行法院、委托人及经办人员和承办律师的共同努力下,执行人员辗转7000多公里,终于在新疆克拉玛依机场取回了涉案租赁物,助力委托人实现全部债权,保障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不论执行标的多么特殊、执行难度有多大,律师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案承办律师告诉记者。

整合法律服务资源

开展专项法治体检

去年年底,重庆伟豪律师事务所“法治体检”团队走进重庆吉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为企业运行进行“法治体检”,提出不少法律意见。

据重庆市律师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政务服务中心)处长(主任)彭建军介绍,根据重庆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律师协会整合全市律师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了41个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服务行动,组织律师进园区提供法律专业服务。

今年5月23日,重庆市律师协会和重庆市工商联联合签署《共同开展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为重庆市律师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搭建工作平台,为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法治环境,推动依法治企奠定基础。

彭建军建议,重庆律师应进一步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交流互动,以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协力全面构筑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用法治之力保障和助推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中行得更稳,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