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祖祖辈辈贫穷的命运,他从小就学会了裁缝手艺。从农民到裁缝,再到亿万富翁,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被认为是创业典范之一。美特斯·邦威也获得了“中国服装界黄埔军校”的名头。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就想做一辈子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穷裁缝的发家之路

1965年,周成建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一个名叫石坑岭的小乡村,他是6个兄弟姐妹中最调皮的,也是挨打最多的。父亲为了拴住他,8岁那年就让他看管家里的杂货店。

12岁退学,做过木匠和砌砖工。14岁时,他通过倒卖银元发了一笔小财:28万元人民币(合2.9万英镑)。但由于倒卖银元是非法的,这些钱被没收,同时由于他年纪太小,他的父亲代他坐了一年牢。在这个年龄的其他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周成建破产了。

1982年,17岁的周成建初中毕业,压抑了3年的他不想再继续读书,就向父亲提出想学点手艺。父亲托关系给周成建找了一个当地有名的师父,也许他天生是做裁缝的料,一般人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才出师,周成建却只用了一个月就学会了裁剪,三个月以后就跟着师父上门给人家做衣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成建在一次进货的时候结识了一个景德镇外贸公司的老板,那位老板答应给他一笔大单子。于是1982年年底,周成建自己创办了青田服装纽扣厂,并向当地的信用社贷款30万元,还雇来了镇里的100多名裁缝,三班倒,里里外外忙了半个月,终于把货如期交上。

不幸的是,交货的时候,那个老板却翻脸不认人,并以面料不达标为由将所有的货全部退回,拒绝付款。周成建不但生意没做成,反而背上了一屁股债务。要知道,30万在80年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我好像也没有那么恐惧,当时我身上还有9000元,我想这9000元钱就是我的翻本钱,我还是有机会的。”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就想做一辈子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周成建曾说:“我在18岁的时候欠了很多债,但我们有句老话是‘无知者无畏’,因此我那时无所谓。”

有一次,接到了一批西服订单,因为他实在太困,一个不留神,周成建就把所有西服的袖子都裁短了一截。批发商看样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场向他索赔50万。

怎么办?看着袖子短一截的西服整齐的摆在那里,周成建彻夜未眠,他找来其他颜色的布料接在被截短的袖子上,长短是没问题了,但看着却特别别扭,最后他干脆将错就错,把西服的下摆也裁去一截,补上跟袖口一样的布料。没想到这批货在批发商那里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全部卖光了,最后批发商又追加了30万的订单,周成建因祸得福。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就想做一辈子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1993年,周成建成立美特斯邦威制衣公司。他另辟蹊径采取了双保险的措施,在保留批发生意的同时附带试水零售,并开辟了温州零售业的一大创举:明码公开成本。周成建打破了以往温州服装市场讨价还价的传统,在店内公开了所有服装的成本价,包括面料、纽扣、电费、税务等等,然后由消费者来定价,哪怕只要是高于成本价一元钱,都可以成交。凭借这种另类的销售策略,上架的衣服在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媒体争相报道,“美特斯邦威”的名号也在温州传开。

美特斯邦威在1995年销售额仅为500万,1996年就增长了10倍超过5000万,到了1997年销售额直接过亿,专卖店也以每年新增至少50家的速度发展。

2003年,周成建将美特斯邦威总部迁至上海。同年8月19日,与刚刚在乐坛崭露头角的新人歌手周杰伦签约。当年在网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段子:有一群学生天天翻墙走,有一天校长就问:“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天天爬墙,不走大门?”那群学生冲校长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正是从那一年起,美邦踏进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截止到2008年,美特斯邦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已经达到2211家,年收益接近5亿元。周成建在2009年出炉的胡润百富榜中,成功登上大陆服装业首富的宝座。回顾美特斯邦威成立到挂牌上市,周成建从一个身负债务、白手起家的穷裁缝成为中国服装业的首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15年的心路历程,那就是“不走寻常路”。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就想做一辈子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我的梦想是全球裁缝

我的“幸福”,来自于手里这把裁缝剪刀和父亲母亲带给我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句老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我来说,我觉得我最大的幸福就在于入对了行!我可以终身从事我自己钟爱的服装行业,现在企业有了一定规模,我又可以有机会实现自己更进一步的想法,可以有机会将自己和我的团队们一手创造的美特斯邦威在未来走出中国,让自己从“中国裁缝”变为“世界裁缝”。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我就想做一辈子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

关于坚持

我始终认为,人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才能有些成就。

我14岁开始学裁缝,到今天为止,还是从事这个事业,做得比较好了以后,开始有很多朋友劝我投资其他行业,有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减少风险;也有说服装作为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赚钱太辛苦。一直以来,我算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做服装是我了解的,是我擅长的,我对服装的兴趣始终未减,而且在这方面还有一些理想想去实现。我始终认为,人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才能有些成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