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减弱、营养吸收不足……这一系列问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烦恼。

市场上因此出现了不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生产的“老年人食品”。这些食品真的对老年人有益吗?

中老年奶粉

中老年奶粉购买时要看成分表,尽量选择大品牌。

微量的营养素、维生素等在中老年奶粉中会有所强化,如某些中老年奶粉会考虑乳制品的脂肪过高,制成脱脂奶粉。但是对于本身身体虚弱,日常进食偏向于清淡的老年人,脱脂奶粉并不适用。

建议购买时查看产品的成分表,如果相对一般奶粉并没有营养成分的改变,可以放弃选购。

同时,注意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尽量选择大品牌的产品。

高钙牛奶/高钙饼干

高钙的牛奶或饼干,老人不一定能吸收。

牛奶本身钙含量较高,且其中的钙元素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再向牛奶中添加大量的钙,制成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元素并不一定能全部被人体吸收。高钙牛奶或高钙饼干中的添加成分是否物有所值,也值得质疑。

要解决老年人钙流失严重的问题,应不光有意识地从牛奶中摄取,还需要配合运动,多晒太阳。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过度补钙,否则易导致肾结石等问题。

降糖食品

降糖食品大多忽悠人。而且,即便是无糖食品,也要悠着点吃。

无糖食品一般不含蔗糖,或用木糖醇等低热量的甜味剂,替代葡萄糖。食用后血糖不会升得过快,也易消化吸收。

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中主料是粮食做的,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而所谓的“降糖食品”,说法并不科学,并不能代替降糖药。

张坚建议,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食品,如果食用无糖食品后明显血糖升高,应减少食用或停止食用,不要选购降糖食品。

糊状食品

糊状的食品不适合血糖高的老人。

藕粉、黑芝麻粉、核桃粉等粉糊状的食物经过初步加工制作,口感较好、容易吸收,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素。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糊状食品,它的原料可能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藕、黑芝麻、核桃等,而是一些成本低、营养价值低的替代原料;配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含糖物质,比如麦芽糊精,会使老年人血糖上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张坚认为,一些消化较差、牙口不好的老人可以适当食用粉糊食品,但是不能用它代替正餐。血糖较高、肥胖的老年人则并不适合食用。

选购的时候,应在正规超市、商场里选择大品牌,查看食品配料表的主要成分,确保原料的真实。

粗粮食品

粗粮食品吃太多容易伤肠胃。

粗粮饼干、粗粮速溶饮品等粗粮食品,因携带方便、营养成分保留充分,而成为热门营养食品。但目前存在不法商家炒作概念,滥用“纯天然、全谷物”作为宣传噱头,只在精白米面中加了点麦麸,或者是用等级较差的谷物为原料,其实膳食纤维含量并不高。

此外,粗粮食品并不太容易消化,尤其是老年人消化能力较低,把它作为全天候的食物,会造成肠胃问题,且影响其他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摄取,造成营养不均衡。

张坚认为,平时以精细粮、肉类食物为主的老年人,可以适当将它作为加餐食品。平时以素食为主,粗粮摄入充分的老年人,或者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慢病患者,少食用粗粮食品。

老年蛋白粉

老年蛋白粉所能补充的营养,不如天然食物的效果好。

蛋白粉多为大豆蛋白等的提纯,缺乏天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所含的生物活性因子,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和天然食物媲美。

选择蛋白粉的时候,也要慎重:身体不错的老年人,建议每天通过鱼肉、牛奶、鸡蛋、瘦肉等日常膳食获取优质蛋白。口腔不好,或者有肾病、尿酸高的老人,不建议食用。

代餐粉

目前,市场上的代餐粉尚缺乏统一标准管理。

在张坚看来,代餐粉是指用来代替正餐的食物,但它难以界定,且不同代餐粉添加的营养物质差距较大,有些营养素并不全面。若完全以代餐粉代替正餐,过多摄取,会造成营养失衡。

目前国家对于代餐粉没有明确的标准,建议少量食用,能够吃主食还是以主食为主。

来源|生命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