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相称的万奶奶和刘奶奶

一同下岗后,开始卖豆浆

一辆老旧的三轮车,几个褪色的热水瓶

每一杯用心制作的豆浆

……

组成她们生命里的重要部分

师大南路,师大教工宿舍铁门旁。

在每天清晨,六点半时分,万刘两姐妹就会带着一车“新鲜出炉”的豆浆,出现在这个位置。

她们热情、低调,一杯原汁原味的豆浆立足。

豆浆的味道浓香,故事温暖却还带着丝丝辛酸。

她们比小鱼哥的奶奶年龄都要小,但是,我还是想叫她们一声奶奶,亲切些。

那天去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多,刘奶奶有事没过来,只有万奶奶一个人守着,但是,她转移了一个位置。

在靠近怡康大药房的那个小巷子里,找到了她,巷子里时不时吹来阵阵凉风,她和几个一起坐在药房门口的奶奶聊天。

小鱼哥买了一杯大杯的豆浆,万奶奶一直和我说:“小姑娘,这都是原汁原味的,好好吃…”

她还说:“一般在路边,到了八点多就不能卖了,但是一般卖到八点就可以卖光,今天卖的不好,就把车推到巷子里继续卖…”

“豆浆都是当天现做,为了保持它的温度,我们就在家里先用热水瓶一瓶一瓶地装好,再运过来,装杯,有好几个味道,分有糖和无糖,大杯两块五,小杯两块。”

“每杯豆浆都只赚5毛钱,都是原汁原味的,好多熟客都会来买,学生和上班路过的人都有,有些老人家也喜欢这个味道。”

除了豆浆,还会卖一些水煮蛋,万奶奶说:“现在吃茶叶蛋的人很少,都是要吃水煮蛋,水煮蛋买得还蛮好的,都买完了。”

九点多的时候,按平时来说已经很晚了。

万奶奶说她在等刘奶奶骑自行车过来,做个替换。

万奶奶说:“我不会骑三轮车,妹妹会骑,等下她会骑自行车过来,我骑自行车回去,她来骑三轮车。”

终于,刘奶奶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看着还没卖出去的豆浆。

她拿出曲奇饼盒子装着的零钱看了看,里面装着的都是不超过十元的零钱,零零散散的,加起来连五十都没有的样子。

刘奶奶略带羞涩地说:“现在大家都是用微信的比较多……”

转身她又拿起剩下的豆浆,送给在药房门口聊天的老人,人手一杯,路过认识的人也会送一杯。

她说:“我喜欢交朋友,附近的人差不多都认识,她们都喝过我们豆浆的…”

不难发现,她和大家都是有说有笑的,大家说要给钱,她都不收。

她还坚持要送小鱼哥一杯豆浆,我当时已经有了一杯,就婉言拒绝了,她就说:“那好,先留着,你下次来,我送你一杯哈。”

其实她们开始卖豆浆的时间并不长。

从去年3月份开始,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两个月,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直言“辛苦”二字。

两人退休之后,因为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就选择继续找点事做。

万奶奶说:“下岗之后,我小孩赚得也不多,为了补贴他们,就出来找点事做。”

“也找了蛮多事的,但是我没文化,做不了什么事情,而且年纪上来了,苦力活人家也不敢找我,刚好和妹妹一起,找了卖豆浆的小生意做,身体还是允许的…”

刘奶奶说:“是真的辛苦哦,每天我们都是三点起床,开始干活,早上六点半之前就要到……”

“我们都是吃了大半辈子苦的人,下岗后,不“吃苦”又不习惯了,现在卖豆浆虽然辛苦,还是很愿意的”

说到今后有什么打算。

仿佛可以看到万奶奶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说:“每天要是卖不完就会亏本,豆浆到下午就喝不了了,心疼……”

“没办法,为了生活,也要把豆浆卖下去,只要和妹妹一起就好了。”

刘奶奶顿了顿说:“舍不得丢,只要身体过得去,就会一直做下去,和我大姐一起,说真的,亲姐妹都没我们这么好……”

“我自己也喜欢交朋友,在外面摆摊子,也认识了好多朋友,坐在家里也无聊。”

万奶奶今年65岁,刘奶奶今年63岁

她们一个温柔,一个干练

虽然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岁

却还是选择彼此扶持

把豆浆的小生意做起来

在她们心里

自己都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人

然而,无论是为了生活的初衷

还是如今想把豆浆一直做下去的决心

她们都值得被时光温柔以待

往期回顾:

▌广告合作::18679116535

▌法律顾问:江西观睿律师事务所 董国宾律师

▌编辑:小鱼哥 (执行编辑:PP / 主编:小鱼哥)

▌文章系南昌优生活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