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9岁,从小就酷爱读书。在我的影响下,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读书。家居虽然简朴,但有一壁书架,满满的书。

读书时,每看到佳章美句,孩子们总爱记下来,我素日也爱吟咏写画。但这些资料因散存零放,加上搬迁频仍,丢失遗落颇多,甚为可惜。

于是我的女儿一衡提议:我们办一刊家庭手抄报,将一家人的诗词、书画、笔记、琐事兼存并储于内,有个归置。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赞成。

因我的书房叫“悠然斋”,遂为此报命名为《悠然逸趣》。我们商定为每周出版一期,每期4个版面,共8个栏目,主要内容为:一版:“动态悠然”、“趣闻逸事”;二版:“博闻广记”、“书画天地”;三版:“书海拾贝”、“诗词欣赏”;四版:“一周琐记”、“学无止境”。

《悠然逸趣》手抄家庭周报的编辑人员即:悠然斋主人(我本人)、一衡(我的女儿)、凌霄(我的二孙女)、文卿(我的外孙女)。

《悠然逸趣》自2016年8月9日创刊,至今已出版97期,装订成册的已有5册。其中:2016年出版21期,装订一册;2017年出版52期,装订四册;2018年初至今出版24期。

《悠然逸趣》中收录了编辑组成员的一部分原创作品,其中:我和一衡个人诗词作品52首、诗画配6组;编辑人员个人书法作品14幅、画作33幅;一衡摄影作品7组;我个人手绘国画仕女图团扇4把、水墨画折扇2把。

滴水汇成河,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摘录了名言美句97条,学习欣赏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的诗、书、画作品。

我们把备忘的日常琐事也记入了手抄报中。如:我于2017年1月出版了个人诗集《悠然集》;一衡业务比赛夺魁;凌霄以满分成绩考取了园长资格证书;文卿考入理想的大学步入了新的人生历程等等,记载了很多难忘的美好时刻。

报刊成册,宛然如书,闲时翻阅,颇有情趣。

2017年3月7日《悠然逸趣》又增一版副刊——“悠然茶话”。它记载了休闲的时光,全家团座,品茶聊天,其乐融融。

偶然聊起古人皆有家训。我说,从你们小时候起我就总教导你们要“读好书、交益友、行善事、做达人。”这就是我们家所独有的家训。

“读好书”。什么是好书?有思想、有品味、意境高雅、文字优美、积极阳光,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古人云:“开卷有益”。我认为,在普及的学科之外,名著经典必须读,诗词歌赋、杂文、书报、学术论文等方面也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开拓思维、博闻广见。读好书能汲取文化知识、增强正能量、充实思想、提升修养,使我们更加聪慧、明智、高雅。知识能塑造出优雅的风度、气质,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交益友”。我的朋友有文坛名士、资深记者、诗人、画家、联墨达人、工农、学子,还有诸多忘年之交的小友,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灵美好、真诚正直、胸怀坦荡。这样的朋友就是益友。大家互相关心,每常交流,时有共鸣,真是“德不孤,必有邻”了。

“行善事”。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人的根本是善良。我家无官,不能造福一方;我家不富,不能斥巨资赈灾。但能行小善,助人为乐,于心也是快乐丰盈的。街巷扫雪、冒雨修整小路翻起的砖块、尽一些微薄之力,行一点滴水之捐……善虽小,但积累起来的是一颗精神富足的心。

“做达人”。达,通达也,能通情达理,能辨别是非的明白人,即为达人。平民之家,不求富贵显达,但愿生活简单、平淡、安定。

我的日子就是每天读读闲书、练练书法,偶来雅兴吟诗作画,遇到知己促膝谈心。但闻窗外栀子花又香了,却不觉光阴的流转。

每周的《悠然逸趣》记录着我们这个温馨家庭的学习与生活。陋室常留书香墨韵,儿女温良环绕膝旁。如此人生,夫复何求?

附:《悠然逸趣》手抄报图片两期

廊坊市广阳区丰盛路建华里小区 刘桂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