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北宋的皇帝你就会发现,宋哲宗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太祖太宗这哥俩不用多说,徽钦二帝知道岳飞的几乎都知道这爷俩,还有宋真宗的澶渊之盟,宋仁宗的包青天,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剩下的就是有宋英宗和他的孙子宋哲宗了,架不过知否的热播,人们逐渐知道了这个巨怂巨怂的宋英宗,那唯一的遗珠就剩下宋哲宗了。

就史实而言,宋哲宗应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要知道宋朝为数不多的几次胜仗大多都是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打的。那他为什么这么没名气那?因为他死的实在是太早了,他9岁登基,24岁离奇死亡。满打满算他就在皇位上呆了15年,而且执政前期还有他奶奶高滔滔的垂帘听政。其实他即位前期活得很窝囊,他和他父亲神宗一样,都想着要锐意改革,铲除大宋的痼疾。但是他奶奶却坚持祖宗之法,导致小皇帝和奶奶之间的关系非常差。

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往往给太后奏对,而小皇帝和太后的座位是相对的,所以皇帝上朝时只能看到大臣的臀部和背部,搞得小皇帝心中实在是不爽;高氏为了让自己的孙儿不要沉迷于女色,把服侍他的宫女全部换成了年纪很大的中年妇女;高太后请当时的大儒给哲宗上课,大儒们大多都是守旧派,言辞中透露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小皇帝哪受的了这个!一方面 ,他和神宗一样对于变法有着百般的喜爱,一方面否定王安石变法就相当于否定神宗。久而久之,宋真宗对自己的奶奶越来越不满,就在高氏询问自己为什么上朝不说话,宋真宗直接说”你都说完了还让我说什么?”这婆孙两的关系几乎达到了冰点。

终于,高氏逝世,小皇帝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由于小皇帝受够了那些老臣的叽叽歪歪,就把朝中很多守旧派全都贬出了朝廷,取而代之的则是激进的变法派,甚至说在某些臣子的挑拨下,他都想废掉他奶奶的所有称号,后来因为舆论压力而作罢。其实小皇帝这个做法有点过了,毕竟关系再不好也是你的长辈,你让人家死后都不得安宁这算怎么回事吗?其实小皇帝干的还是不错的,他启用改革派,恢复了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保甲法。他拒绝对西夏求和,执意攻打西夏,打的西夏多次向自己求和。

要不是宋哲宗死得早,宋朝还不一定什么样那?宋朝也不至于在徽宗的祸害下酿成了靖康之耻,让汉族人一提到宋徽宗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宋哲宗虽然比不上自己的先祖赵匡胤那样凶悍,但是和他的爸爸宋神宗却是一个级别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