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太极拳者,不能深造,不能达到健身养生入道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整个习练过程,都缺乏透彻明了的真宗理论作指导,徒在形式上下功夫。

太极拳修炼盲区“舍本求末”

比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发;伐树者,去根而必死。树、根是本,枝是末。人、心既本,身体为末。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当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启用。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太极拳修炼盲区“舍本求末”

今人练太极拳时,都只是在强调执著于形体上,执著追求形象太多,太细致,不管是外形上的还是内在的执著刻意追求,如;含胸拔背、松腰、沉肩、墜肘、分虚实、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均匀速度等,拳架、姿势、躯干、四肢,运动趋向,或许再有内气上的追求,以意导气、等等,真要完美做到,可以说极不容易掌握。全身上下、内外,都按照各种要求来看,动作、姿势、套路,是向外学来的或是用意识导引出来的,形神己经脱节,精神做了躯体的奴仆,精神不能专一,神不守舍,神散气散。由于练功的方式方法是“本末倒置”而完全违背了道家修炼真宗及武学真谛“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之理,由于练功达不到“忘我”这样就是著在了,修持者忌讳的“执我色相”上面了。按现在中国普及在社会上的这种太极拳练法,完全执著地追塑形象、形式的,太极拳套路练下去,将永远不能,无法达到“物我两相忘,有形归无跡”的境界,没有练出毛病来,就值得庆幸了。

太极拳修炼盲区“舍本求末”

不能“深造”其根本原因,是练拳人扔不掉“有为法”,抱死了“有形有相”的东西。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言确实不假。因为,太极拳套路演练的方法,是初学入门有为的方法,此方法是人为的刻意模仿别人的,所以叫为法,为法是二法,所以就叫“有为法”。有为法应当是一种引渡的手段,引渡入门之后,再提高升华,就必须放弃这方法,用听其自然而无所作为之法,也就是不再用人为的任何一种手段,把这种法叫“无为法”,“无为法”是真法,所以古圣先贤说:“起心即是妄,有二即非真”。因此,就把“有为法”叫作二法,又管“无为法”叫不二之法。这个二法次于真法,若总执著于有为法不放者,不仅不能深造,反而会执著出偏差来的。练功者不认自本心,识自本性,难入无为。也就如同人借助于渡船过河,开始坐船过渡是必然的手段,但是,当船己经渡到了彼岸而过河者却不愿下船,而是死守在船上,那么此人就不能登上彼岸。故而必知;

法为身心设,法出心身中,学法要舍法,迷法把己蒙。

文章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