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保健丨春夏之交养生五“宜”

眼下正处于春夏之交,天气变化快,日夜温差大,易患疾病。此时,人们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顺应时节来养生。

1.宜养阳气

图片来源:网络

立夏过后人体心阳渐趋旺盛,此时适当进食姜葱等辛温之物有助于人体阳气升发。气温渐高,很多人习惯拿冰镇饮料来解暑,殊不知,如贪一时之快,极易落下终身病根。

2.宜戒躁戒怒

图片来源:网络

立夏过后的高温易使人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受情绪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以降心火。

3.宜早睡早起

图片来源:网络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在自然界阳盛阴虚的气候变化下,人们可以稍晚些睡觉,但不宜过晚,宜在11点之前上床休息;早上宜早点起床,以适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4.宜适度“吃苦”

图片来源:网络

饮食上,宜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的食物,养阳重在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还可以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叶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

5.宜增加户外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

夏天保健要适量增加室外活动,多晒晒太阳。爱出汗的人要防止因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这样做会伤津耗气,可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