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取胜,在装甲部队方面主要靠的是集中使用坦克的战术优势。可是德国坦克本身在技术方面并没有多大优势。对英法作战时,德国坦克的质量还能敷衍过去。可是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人就遭遇了在火力、装甲和吨位上都大大优越的苏联KV和T-34坦克,德国坦克质量的劣势暴露无遗。

  德军四号坦克

  于是在1942年,德国人将安装长身管75毫米火炮的新式四号坦克投入前线,以对抗苏联的中重型坦克。1943年1与25日颁布的新编制规定,坦克营的指挥部由8辆坦克构成,包括1个三号坦克排:2辆三号指挥坦克、1辆普通三号坦克;1个四号坦克排(5辆四号坦克)。一个营有4个坦克连,每个连的构成为:连部2辆四号坦克。每个连下辖4个坦克排,每个排5辆四号坦克。全连22辆。全营一共96辆坦克。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编制。1943年夏季库尔斯克坦克会战时,每个德国装甲师只有1-2个坦克营,但编制各有不同:第4装甲师只有第35坦克团第1营,全营有4个中型坦克连,总计80辆四号坦克(1辆旧式短管炮、79辆新式长管炮)、15辆三号坦克、6辆指挥坦克。第3装甲师有第6坦克团第2营,全营也是4个坦克连,但只有一个四号坦克为主的中坦克连,另外3个连以三号坦克为主;第7装甲师有第25坦克团的2个营,但是每个营只有3个坦克连。

  德军黑豹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中,更为新型、威力也更强大的“黑豹”五号坦克登场。进攻阶段一共投入了200辆“黑豹”,却并未装备给装甲师,而是编成为一个独立的第39坦克团,下辖第51、52坦克营,每个营96辆“黑豹”坦克,团部另外有8辆“黑豹”。编制方法和1943年初的四号坦克营几乎是一样的:每个营4个连,每个连的连部2辆“黑豹”坦克。每个连下辖4个坦克排,每个排5辆“黑豹”坦克。全连22辆。

  1943年下半年,越来越多的“黑豹”中型坦克被送往前线。这年秋季颁布了“1943”型装甲师编制,规定每个装甲师有一个坦克团计2个营。其中一个营装备96辆四号坦克,另一个营装备96辆“黑豹”坦克。但也有一种比较小的坦克营编制,每个营3个坦克连,每个连14辆坦克,外加一个坦克维修连。德国第1装甲师在1943年11月有2个坦克营,一个营有96辆长管四号坦克;另一个营装备有76辆“黑豹”坦克。这种“黑豹”坦克营也是4个连,但每个连只有3个坦克排,每个排5辆“黑豹”,全连一共17辆黑豹坦克。

  1944年8月1日,德军又发布了1944型装甲师编制。其坦克部队的编成状况为:

  一个坦克团2个坦克营。团指挥部由5辆四号坦克、3辆“黑豹”坦克,还有自行高炮排(4个班,每个班2辆四号37毫米自行高炮);第1坦克营的指挥连有5辆“黑豹”战斗坦克和3辆“黑豹”指挥坦克,3辆20毫米自行高炮、5辆251型半履带装甲车。4个坦克连,每个连17-22辆黑豹坦克。1个坦克维修连;一个供应连;第2坦克营的编制与第1营基本一样,但装备的是四号长管炮坦克。

  因为坦克数量不够,前线的装甲师很难维持上述标准编制。最终采用的1945型装甲师编制,采用的是混合编成。坦克团总计有1361人。第1坦克营有767人,下辖有4个坦克连,其中2个连装备四号坦克(每个连10辆);2个连装备“黑豹”坦克(每个连也是10辆),另外有一个自行高炮连、一个维修连和一个供应连;第2坦克营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488人的装甲步兵营。

  以上谈的是装甲师辖坦克营的情况。有机会再谈谈德国的独立重型坦克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