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让·保罗·高提耶(Jean-Paul Gaultier)的设计中,橙色是前卫先锋的,他用的橘色是 Vibrant Orange。”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比如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他和早逝的画家修拉一样喜欢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偏好红色与橙色。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我从小就对气场十足的大红色口红有执念,现在也经常买大红色,但是日常使用则比较少。因为大红色唇膏需要精细涂描,而日常生活里,大都是从化妆包里摸出口红,涂抹一圈就完事儿了,所以我化妆包虽然永远躺着一只大红色口红,但最常用的还是珊瑚橙色,珊瑚橙与肤色的对比没有那么强烈,它更接近我的的黄皮肤,所以能柔化嘴唇轮廓。简言之就是,如果我用大红色口红,我爹会觉得“你化妆啦”,如果是珊瑚橙色口红,老爹则觉得:“你今天气色不错,挺白的。”

说起来,珊瑚橙色口红为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受,也是拜科技进步所赐呢。

ORANGE

1

年度流行色,橙色的高光时刻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意大利画家朱塞佩德·尼蒂斯(Giuseppe de Nittis, 1846—1884年)在1883年创作《橙色和服》。早年画家们通过混合黄红两色得到橙色,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技术进步,颜料有了巨大新发展,画家们笔下的橙色才丰富起来。

19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所发现的白光被三棱镜分出“太阳的色彩影像”,于是他用牛顿色环为我们总结“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谱色。橙色介于红色与黄色之间,但它没有红色的危险感,也没有黄色那样有着鲜明的寓意(阳光与黄金)。现在我们普遍觉得橙色是“合群、愉快、有趣、温暖”的颜色,但是相较于色环上的其他邻居们,橙色在过往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并不是那么流行,因为它极其难以提取复制。

等到提取橙色这事儿逐渐较为便利时,压制橙色的使用的是人们的意识,比如德国文豪歌德就认为橙色是野蛮人的颜色。20世纪初期,野兽派画家与服装设计师保罗·波列 (Paul Poiret) 率先开始冲破爱德华时代的柔和色调,大胆使用饱和色彩,比如橙色。他们用色彩与创意打破了思维上的束缚,也使得橙色成为先锋与创新的代表色。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的作品,他偏好使用红色与橙色,比如这幅《开着的窗户》大量使用珊瑚橙色,营造出一种五彩缤纷的骚乱。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1921年的Vogue杂志封面插图,一个身穿橙色礼服戴着橙色头巾的贵妇。

60年代开始,技术进步使得橙色被广泛用于工业设计与家居设计,橙色进入日常生活。于是,橙色逐渐增加了一种科技感与创新感,你瞧,橙色是一种非常与时俱进的色彩呢。

今年初时,色彩研究机构Pantone发布的色彩趋势报告中,橙色终于和它的牛顿色环上的邻居们一样,有了高光时刻 —— 珊瑚橙(LivingCoral潘通色号:PANTONE 16-1546)被选为年度流行色。从橙红到橙黄,橙色变化万千,但整体而言,橙色系口红显然对我们黄皮肤比较友好,让我们看起来显白且气色良好。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ORANGE

2

橙色是令人愉快、充满创意的色彩

橙色虽然因为难以提取而经历过一段艰难时光,但这种颜色本身则是令人愉快的。你瞧,它的命名来自水果 —— 水果、食物总是令人愉快的。橙色在大自然中非常常见,比如花朵、水果(橙子)、蔬菜(胡萝卜)乃至落日时分的天空,大海里的珊瑚……

日本心理学家光冈幸子认为:喜欢橙色的人大都自信、开朗、积极、爱交际、乐于助人,不过如果使用不当时则会显得自负傲慢。她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使用一些橙色物品做点缀或背景色,比如谈恋爱期间,如果想给恋人做晚餐,请使用橙色围裙,这样会有温暖的家的感觉。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法国画家保罗·西涅克作品《菲尼翁肖像》

橙色也是幸福的象征,在西班牙语中,丈夫们称呼自己的太太是“橙色的另一半”。

在艺术家的世界里,橙色是极为迷人有表现力的色彩。比如画出《自由引导人民》的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曾说过:“黄色、橙色和红色,引发和体现了人们对喜悦和财富的观念。”德拉克洛瓦的画室就挂着一个自己画的牛顿色环作为的创作参考物。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的作品,《橙色与黄色》。

并非人人都喜欢牛顿的分类,比如诗人济慈就曾抱怨牛顿:“把彩虹色还原成了白色,粉碎了所有的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比如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他和早逝的画家修拉一样喜欢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偏好红色与橙色。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法国画家保罗·西涅克作品

在法国画家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的创作中,橙色是代表生命与喜悦的色彩,见下图。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英国唯美派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 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的这幅《炽热的六月》里,橙色是能量感的色彩,他用明艳的橙色凸显六月的炽热,见下图。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橙色也一直是马蒂斯常用色彩。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ORANGE

3

旧时代的橙色是神秘的

因难以提取而难以普及

橙色虽然在大自然中很常见,但是怎么取得橙色却是一个蔓延了数个世纪的难题。早年需要从藏红花中提取橙色,用它画画或染色衣料。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描绘过,女士穿着藏红花粉染成的长袍。古罗马时代的神话故事里,掌管丰收与美酒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标志之一是:他或他的女祭司穿橙色衣服。即便到了今日,藏红花粉也依然是奢侈品:2013年时,28克藏红花粉的售价依然高达364美元。

在色彩历史上,橙色的境遇颇令人唏嘘,它曾因为橙色的难以获取以至于被国旗抛弃:17世纪中期之前,荷兰地区的国旗中有一条橙色色块,是橙白蓝三色组合,然而由于橙色颜色不稳定,难以染色,所以后来橙色被移出了,变成了现在的红白蓝三色。

橙色也颇为传奇。传奇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利(Antonio Strapari)小提琴留下的一个难解之迷就是:早已遗失的橙色清漆配方。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芬利在《颜色的故事》用了整整一个章节追踪这个遗失的橙色清漆配方。

ORANGE

4

新时代的橙色是科技感

是先锋的,也是优雅的

虽然受到远古神话与艺术家们的青睐,但,橙色为大众喜爱的“爆红”阶段出现在1930年代,当时塑料成为神奇材质被大量使用,它色调丰富,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比如诺曼·贝尔-格迪斯(Norman Bel Geddes ,1893 - 1958)在1939年设计的红橙色收音机。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二战后技术进步飞快,物质变得极为丰裕,从战争阴霾中走出来的人们越发喜欢明亮热烈的色彩。在这种心理影响之下,橙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产品之上。现在,橙色是工业设计师、家居设计师、时装设计师乃至美容品牌的挚爱。

1978年时,意大利家具设计师亚力山德罗•曼蒂尼(AlessandroMendini)为了纪念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设计了一把椅子,他挪用了十八世纪的扶手椅造型,但是覆盖以画家保罗·西涅克的招牌点彩派画法,见下图,后来又推出右边这种全橙色版本。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橙色摆脱了难以提取的困扰,人们在橙色领域玩出各种创意,研究出各种细致而丰富的橙色。早年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橙色一度成为一种能传达出富裕感的色彩。

在出色的时尚设计师手中橙色极具表现力,风格从前卫到优雅,变化万千。比如橙色系中的 Bright Marrigod 就是我们熟悉的爱马仕的颜色。招牌的凯莉包的经典配色就是它。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在让·保罗·高提耶(Jean-Paul Gaultier)的设计中,橙色是前卫先锋的,他用的橘色是 Vibrant Orange。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同样的橘色是 Vibrant Orange,在Alber Elbaz 的手下则是优雅的女人味,像花朵一样绽放。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ORANGE

5

橙色创意的新挑战

怎么挖掘出橙色的更多特性,成为摆在设计师们面前的难题。

最新案例是 OPPO Reno 的珊瑚橙色手机,这是一种“带着深海的呼吸感”的橙色,这是一种有活力有生机的橙色,同时也是优雅又热烈的橙色。在海洋深处,经过数百年乃至更长时间才逐渐形成的珊瑚群,在静谧中焕发着旺盛生机,同时也是优雅灵动的。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为了实现这种海底珊瑚丛特有的呼吸感,OPPO 进行了大量尝试,先后打造出五十多种调配方案 —— 这在同样喜欢珊瑚橙色的马蒂斯的时代里,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最后, OPPO选中一种符合OPPO设计美学的珊瑚橙色。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在体现这种OPPO审美式样的珊瑚橙时,OPPO在制造工艺上也做了创新。珊瑚橙色是波长较长的颜色,常见的一层镀膜已经无法展现它的深度与质感。OPPO Reno珊瑚橙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三层橙色纳米膜层,叠加产生特殊的光学效果,同时,OPPO Reno还在其中增加了AG工艺的凝光层,让光线按照纹理,产生不同角度和深度的折射,让色彩跨越平面,产生厚度。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从艺术创作、工业设计到时装设计,橙色越发丰富而多变。OPPO Reno 的这款珊瑚橙色展现出橙色的“包容与接纳”的一面,于静谧中蕴藏无限活力,这是科技时代才会有的创新 —— 仿佛是来自海底世界力量,在有节奏的潮流起伏中尽显的优雅与灵动。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技术的更新迭代所带来的美好视觉感受不仅仅是珊瑚橙色的外观,Reno系列还有一块极具震撼感的无瑕全景屏——无刘海、无挖孔,前置摄像头、柔光灯、听筒、麦克风和后置闪光灯这些元件,都被置入到了独特的侧旋升降结构内部,只有自拍或者使用手电筒时,这个结构才会悄然出现,一升一降之间,视觉效果非常突出。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技术的更新迭代所带来更多更便利的使用感,比如OPPO Reno 采用的VOOC 3.0闪充技术,将整体充满时间缩短 23.8 %以上;全新光感屏幕指纹,更是用AI技术解决了干/湿手指环境切换造成的错误率,让解锁速度提升了28.3%。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不过更让美学控们狂喜的是OPPO Reno惊人的夜拍功能,从参数上来讲,Reno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堪称惊艳,后置4800W像素+500W像素的AI智能双摄,让我们在暗光环境下也能轻松捕捉那些动人的细节和流动的情绪。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图注:OPPO Reno的样张,展现出丰富细节的夜景。

除了上述这些让人心动的技术便利,OPPO Reno的珊瑚橙色手机更让人心动的原因是:它就像珊瑚色口红一样,将它放在耳畔接听电话也一样能显白肤色,温柔灵动有活力。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当然,热衷色彩艺术的OPPO,早前还推出了Reno系列的另外四款配色:雾海绿、薄雾粉、极夜黑和星云紫四款配色,每一款都沉静又充满内在能量感。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无论从时尚角度、技术角度、艺术角度、还是使用便利性角度来讲, OPPO Reno手机显然是这个夏季最佳高科技配饰。

参考书籍

  • 《Pantone色彩圣经,20世纪色彩潮流》,作者: 莱亚特丽斯•艾斯曼 / 凯特•雷克 ,译者: 王博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善变的色彩:颜色小史》,作者: [法]米歇尔·帕斯图鲁 / [法]多米尼克·西蒙内,译者: 李春姣,出版社: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 《色彩的性格》,作者:爱娃•海勒 ,译者:吴彤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颜色故事,调色板的自然史》,作者:[英] 维多利亚·芬利,译者:姚芸竹,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橙色的创意新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