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在此次62活动中,除了云闪付APP、银联闪付等业已在多场景广泛运用的支付产品,银联首次展示了多项创新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包括掌静脉支付、指静脉支付等。在刚刚结束的银联62节活动中,全国60万家商户门店、近100万工作人员参与,京东、美团点评等200余个APP加入,造就了银行业最强消费节。

经过近年来的“二次创业”,银联迎着金融科技浪潮乘风而起。对银联来说,市场需求决定了其提供的产品形态。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银联产品就在那里。

固化多年的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正在被撼动。

在刚刚结束的银联62节活动中,全国60万家商户门店、近100万工作人员参与,京东、美团点评等200余个APP加入,造就了银行业最强消费节。

除了屡创新高的各项数据,银联在市场推广上的打法越来越接地气,同样值得关注。

从活动歌曲《62》之歌、创意微电影《回到6月2号》,到上海大悦城“银联62小镇”,以及人气明星体验官倪大红的加盟等,身处体制内的银联,令人耳目一新。

经过近年来的“二次创业”,银联迎着金融科技浪潮乘风而起,凭借开放式、平台型的综合支付服务,联合产业各方,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最新数据显示,银联于2017年末推出的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6亿。

而通过与苹果、华为和小米等各大主流手机厂商的合作,银联正在将手机闪付(NFC)向海量用户渗透。

还有银联二维码,你或许没听过,但你一定用过——如今,各银行APP、京东、美团、携程等APP二维码支付均采用银联二维码。

对银联来说,市场需求决定了其提供的产品形态。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银联产品就在那里。

银行业最强消费节

银联62节,正在成为双11、双12和618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消费节。

从5月31日至6月2日持续3天,用户通过云闪付APP、银联二维码支付或者手机闪付,可以享受62折、满额立减等优惠。

今年的银联62节,更是变成了国内银行业规模最大的用户线下消费节。

这一次,从线下到线上,从境内到境外,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连锁品牌到中小商户,从云闪付APP到合作方APP,都被纳入了62节。

全国60万家商户门店加入活动平台,是去年62活动商户数的3倍。其中,全国连锁商户和区域连锁超过1.2万个品牌参与;地区性的中小商户分布广泛,约有48.1%的活动商户分布在328个城市1000余个县,做到了普惠下沉。

在线下,活动商户覆盖吃穿住用行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10万家超市门店、6.5万家餐厅、2.3万家连锁便利店、8000家快时尚品牌店、4000家电影院,3500家母婴用品商店、3000家水果生鲜店,800家大型购物中心。

在线上,从京东、美团点评到唯品会、苏宁易购、网易严选等电商,均加入62节阵营。

而事实上,只要是支持银联二维码标准的APP都可以参与活动。诸如消费者在线下活动便利店,打开银行手机银行APP或携程APP左上角的扫一扫,并实现支付,就可以获得优惠。

还有境外,在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区的便利店、百货、餐厅、机场等活动商户使用银联手机闪付支付,同样能享最高20%优惠。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创新传播,银联将用户吸引到活动门店,帮助线下门店实现引流和交易量的大幅提升。

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商户门店推荐使用银联移动支付产品,现在一二线城市,商户门店随处可见红色的银联受理标识,就是例证。

截至目前,银联移动支付的受理商户已超2000万户,这个数字正在逐步扩大,规模效应也逐步显现,下一步方向是下沉城市和中小商户,有望在年底实现新的突破。

科技银联崭露锋芒

今年是银联第一年开门办62节,银联将银行同仁、商户伙伴、用户代表等请到银联园区的62指挥中心,打造了一个同业交流的共享平台。

活动期间,银联内部前中后台几十个部门,全体36家分公司,数千名员工参与其中;在与合作伙伴联动方面,直接对接银联的活动组织人员近1万人,60万商户近100万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线上线下联动的消费节,除了高效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更离不开强大的技术系统的支持。

在系统运营方面,银联对营销活动进行全链路数字化运营、一站式监控,包括对实时交易、系统容量、用户行为、优惠承兑、黄牛防控等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监控;在收到前端应急信息之后,秒级应对,快速进入处理阶段。

而在活动开始之前3个月起,银联方面结合历史大数据和系统情况,评估系统性能,优化系统架构,共计开展8轮全链路压力测试,实现系统硬件扩容10倍,以应对交易系统峰值。

另外,在此次62活动中,除了云闪付APP、银联闪付等业已在多场景广泛运用的支付产品,银联首次展示了多项创新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包括掌静脉支付、指静脉支付等。

所谓掌静脉和指静脉支付,指的是通过扫描手掌和手指中的静脉血管纹路进行身份验证,被称为当前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方法——通过机器识别血管中血红蛋白的流动,难以人工模仿,更加保障安全。

一位银联人士指出,科技一直为支付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支付领域带来显著变化,前台更加便捷化、中台更加智能化、后台更加数字化成为趋势。

在今年3月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银联董事长邵伏军指出,银联将顺应科技新趋势,以技术应用推动支付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一是率先创新,在区块链、数字货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探索,推进下一代支付清算技术的前瞻性布局。

二是深入应用,推动各项创新与支付应用、交易处理、风险防控等服务的深度结合,实现支付前、中、后台的协同创新发展。

三是全面融合,使银联的新技术、新产品与支付产业链各主体的技术、产品全面融合,切实满足产业各方的业务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银联发布《中国银联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公告》,面向全球和全社会公开选聘执行副总裁5名,分别负责产品、市场、技术、业务运营、技术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学习者和追赶者

云闪付APP于2017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是在央行指导下,由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维护运营的移动支付APP。

自发布以来,银联从功能、场景两端发力,使云闪付APP不仅汇聚了支付、卡管理、理财等基础金融功能,也深入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十大场景”。

继去年11月云闪付APP用户数突破1亿之后,银联上周宣布,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6亿。

据市场调研机构益普索最新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自云闪付APP正式发布以来,银联就一直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对吸引更多新用户和增加用户黏性颇有帮助,调查显示其在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力在提升。

益普索在报告中指出,“国字号”银联仍在努力尝试从“双寡头”格局中破局,对用户而言,移动支付领域的“三足鼎立”新格局仍可期。

但从市场份额来看,云闪付的占比依然偏低。对此,银联方面更有着清醒的认知,“与互联网公司相比,云闪付APP仍处于跟随阶段,在用户体验、用户规模和交易占比上较竞品尚有一定差距。”

早在去年11月,邵伏军在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曾定调:银联将继续以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姿态,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大力完善产品功能,优化产品体验,做好市场推广。

这种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姿态,既是不骄不躁的体现,也代表了银联人在新形势下奋发图强的精神。

在其他支付巨纷纷构建闭环且加大收费力度之际,银联全力开展跨行账户服务建设,夯实信用卡还款、转账、余额查询、Ⅲ类账户申请、线上发卡等基础应用,完善产品标准化和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银联死磕场景,努力填补市场空白。诸如建设田头市场支付产品,加强乡村移动支付产品推广;依托开放式架构体系,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公交、校园、小微商户等场景。

在银联手上,还握着平台优势和国际化优势两张王牌。

一方面,银联作为开放的平台,连接的众多的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数千万的商户和广大的持卡人,得以与更多的科技公司以及行业参与方进行合作。

另一方面,银联一直与国际上标准组织、产业各方保持深入的联系,一方面能够从国际上吸收消化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将国内的科技创新成果向国际进行输出。

“我们将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优化产品体验,做好市场推广。努力‘付出’,相信‘必有回报’。”一位银联人士如是说。

“付出必有回报”,正是云闪付APP在去年提出的品牌口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