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82 | 诗歌鉴赏】十首不朽美诗,诉不尽母亲待我情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即使一直奔波在外,但母亲牵挂的心不变,临行密密缝,将爱和关怀缝进衣服里。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别老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当年他参加举人乡试时,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其中的深情,至今读来依然动人。

《思母》

【宋代】舆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舆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后来母亲也走了,徒留满腔怀念。平凡质朴的语言,却深含赤子之心,孺慕之情,每一句都入心,令人惋叹不已。

《岁末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久未归家,归家,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想想,我们每次回家,母亲也是这样,极尽所能,给我们最好的。

《步虚》

【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这首诗赞美母亲教孩子走路,教孩子学习礼仪。妈妈永远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诗经·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凯风自南”,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煦之风,把酸枣“嫩枝条”吹成“粗枝条”,恰如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母亲为孩子付出了太多,青春、事业、容颜。

《游子》

【唐代】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萱草长满台阶,出游的儿子行走天涯,母亲靠在门前,却不见儿子回来。把一位苦盼儿归的慈母刻画得淋漓尽致。

《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花,是中国的母亲花,南风吹着萱草(即母亲的心),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十五》

【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西上辞母坟》

【唐代】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在母亲节读这首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母亲,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已然深眠山头黄土中,黄昏时分禽鸟稀少,夕阳西垂,诗人独自在母亲坟前垂泪饮酒,却再也没有人叮咛早点回家。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想起孝顺。

信息来源:古典书城

页面编辑:春晓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