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后,草长花开,山村从严冬中缓过劲来,大地开始转为嫩绿色,青蒿和胡葱从土里冒出芽来。

湘西人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称为春社,在这天他们都要祭祀土地神,祈求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还要做一种食物叫做社饭。

清代《潭阳竹枝词》:“五戊经过春日长,治聋酒好漫沽长。万家年后炊烟起,白米青蒿社饭香。”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凤凰县岩旯窠,这个自然古朴的村寨里,依然保留着过春社、食社饭的传统。吴亮斌今年55岁了,他做的社饭一直被村里人称道。

经过四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他深知最早破土而出的青蒿最为鲜嫩,再配上野性十足的野葱,是一锅美味的社饭的灵魂。再倒入糯米,和肥而不腻的湘西腊肉混合翻炒出香味,再经15分钟焖制后,味道独特的苗家社饭就做好了。

青蒿、野葱味馨香,粘附于饭表,气味渗透其中;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色泽晶莹透明,油而不腻。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营养丰富的社饭让全家人聚在一起,这是每年一次的相聚,更是淳朴的湘西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留。不过一锅青蒿百米,就能成就春日里最暖心的阖家欢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