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0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针对企业战略、盈利能力、全球化以及新能源发展路径等热点问题,接受主流核心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在中国车市历史周期性的调整面前,对于魏建军和长城、对于有实力的中国自主品牌来说,都是一次“不可退场”的马拉松。

一次“不可退场”的马拉松。

文|何芳、杜巧梅

6月2日,保定,骄阳似火。

魏建军带领长城汽车70人高管团队,与来自全世界的马拉松爱好者们,一同穿越长城保定智慧工厂的三大车间和长城汽车试验场的高速环道……

对于55岁的魏建军来说,这8公里的“马拉松”意义非常不同。以工厂为赛道,他希望传递的不仅仅是长城汽车的制造实力,更是面对中国车市寒冬的信心。

因为,在中国车市历史周期性的调整面前,对于魏建军和长城、对于有实力的中国自主品牌来说,都是一次“不可退场”的马拉松。

2018年中国车市的拐点,在2019年上半年来得更加凶猛。今年4月国内车市销量下滑近17%,其中自主SUV销量下滑近30%,自主品牌已经跌破了40%的市占率红线。

即便是身处自主品牌第一阵营的长城汽车也受到冲击,虽然长城汽车产销量连续4个月实现来之不易的同比增长,但是4月份同比涨幅也仅有2.4%,与此前“势如破竹”的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而代表长城高端化旗帜的WEY,今年1-4月的累计销量为33912辆,同比下滑39.54%,WEY销量的大幅下滑,也让业内对长城汽车品牌高端化产生质疑。

更为关键的是盈利指标。2013年,长城汽车市值突破千亿元,盈利能力甚至比肩于保时捷;2017年,长城汽车在民营车企中率先突破营收千亿元,哈弗品牌一再创造销量神话。

不过,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骤然下行,长期聚焦SUV战略的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遭遇考验。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长城汽车的净利润约为52.07亿元,这个数据仅为2016年长城汽车净利润的一半。2019年一季度,其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进一步同比下滑了62.84%。

此刻,长城汽车,这个已经“走出”保定的自主巨头,同样正在车市的寒冬中“逆水潜行”。在寻求高端化和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时刻,如何在稳住销量的前提下,突破利润天花板并开拓海外市场,是长城汽车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危机就是价值,所以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推动变革。”5月30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针对企业战略、盈利能力、全球化以及新能源发展路径等热点问题,接受主流核心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天,长城汽车首次向媒体开放了氢能技术中心。几天后,魏建军将亲赴俄罗斯,参加圣彼得堡第二十三届国际经济论坛,同时见证长城第一家具备四大工艺的海外工厂——图拉工厂的新车下线。

这是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魏建军观点划重点:

全球化必须要走,只有走出去才有希望。

我们保证业绩的真实性,从来不粉饰业绩,这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的。

长城对研发投资不会降低。目前研发费用占比接近4%,但这4%相当于外资品牌的10%。

氢能的发展虽然价值巨大,但是也不会像想得那么快。氢产业需要我们有耐心,不是说有了氢燃料动力技术就能把产业做起来。

以下为完整版采访实录:

一、关于产业

Q: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周期性调整?

魏建军: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多年,长城汽车也是受益者,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增速快,潜力很大。但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都具有周期性。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上涨,现阶段这种调整我认为也是应该的。

我对中国汽车市场长期看好。相信在三五年内,长城汽车会有一个更快的速度,增长和发展。

Q:行业低迷,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魏建军:站在长城汽车的角度来讲,这两年整体行业的低迷对我们十分有价值。盈利好的时候,看不到问题,盈利差了之后,才会促使我们变革的速度加快。

汽车产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没有任何保护。在低谷期,长城汽车也很难,我们就要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建设更有效的机制、对组织建设进行调整。在市场低谷期中,包括我在内的长城汽车高层、管理团队、甚至员工,都能感受到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也是我所说的价值,这比盈利更重要。

只有看到自身的缺陷,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未来战略。对于我们而言,危机就是价值,所以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推动变革,我觉得可能在三五年之内长城汽车会有更快速的发展。

二、关于全球化

Q: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对长城全球化战略产生影响?

魏建军:中美贸易摩擦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这个现象也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国人的凝聚力也更高了,政府更知道心疼企业了,对人才更加重视,营商环境也在改善,这个是好事情。

所以一定要尊重竞争对手,只有他们才能给你带来进步,让我们看到自身劣势的一面,促使我们快速转变,现在政府每天都有新的政策出台。对于企业来讲,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站位、正确的高度,我们的企业才会有一个长远的发展。

Q:为何坚持全球化?

魏建军:近两年长城一直提倡全球化,作为一个汽车公司来讲,没有全球化是不完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这两年表现得更加突出。

所以全球化是长城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是未来持续盈利必然要走的方向。从企业价值而言,如果不是全球化的公司,企业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品牌价值,就不会太高。从抗击风险、持久发展考虑,国际化是必然出路。

从品牌上来看,全球化可以为品牌带来更高的价值。从成本而言,依靠全球化销量的提高,成本会大大下降。同时,研发效率、物流效率、工厂效益都会不同。全球化必须要走,只有走出去才有希望。

目前自主品牌国际化,面临的不是技术问题或产品质量问题,我们面临的是没有足够的全球布局、全球驾驭的能力。这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挑战的,今后不管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还是企业价值的需要,都应该是全球化的定位。

Q:长城与宝马合作的初衷是什么?

魏建军:合资最有价值的就是在技术上的合作,尤其是宝马这种很有经验、很有实力的公司,给了我们很多不同角度的支持。在国际化方面,宝马的产品还没有开发过专属德国市场的车型,宝马的产品都是面向全球,这对长城未来全球化有非常大的帮助。

长城与宝马的合作是自由恋爱,是双方看中了各自的优势。长城始终是靠自己,这也让我们更懂得怎么去投入研发,如何去培养人才,如何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Q:在全球化方面,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魏建军:俄罗斯市场的潜力非常大,从数据和对未来市场的调研来看,俄罗斯非常适合SUV车型,SUV增速也很快,SUV在俄罗斯会是一个长期需求量大的品类。另外,俄罗斯市场可以面向独联体国家,并覆盖东欧市场。

Q:未来长城全球化的目标是什么?

魏建军:年初长城汽车提出5-2-1全球化战略。即用5年时间,年销量达到2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的占比应该在30-40%。

三、关于长城汽车

Q:如何突破长城现在的利润低谷期?

魏建军:长城目前聚集皮卡和SUV两个品类。未来,长城也将专注于现在的品类,坚持做精、做专的思路。在国内汽车企业中,长城以前的利润稳居第一。即使目前受到了市场周期性的影响,利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

长城汽车的基础很好,不管是技术储备,还是产品储备,未来的战略方向,长城汽车是一个质量很高的汽车公司。我们保证业绩的真实性,从来不粉饰业绩,这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的。

Q:如何看待WEY品牌的发展现状?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魏建军:国际化并不等于高端化,长城汽车到欧美市场未必非得WEY,哈弗也是很好的选择。首先,外资品牌并不会放弃低端市场,如果想要活下来,自主品牌就必须高端化。WEY产品力是足够的,高端化的关键不是产品,产品我们一定能做到高端,WEY不管是功能、效能、可靠性、质量方面,包括被动安全、主动安全,都不比高端品牌差。

我们的问题在于不会做品牌,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经验。做品牌不是打广告,而是应当通过产品传播一种文化,传播一种精神或者是生活方式,产品能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自豪感。未来,WEY要传播的是精神层面以及生活品味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生活方式。

Q:长城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魏建军:与二三类外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并不差,不管是性能、油耗,车联网我们更有优势。但是因为汽车是大件儿的理性消费品,消费者选择品牌需要时间去建立信任度。我们坚守、坚持,也得用更好的产品,我们要跟那些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走到平分秋色。

Q:未来几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是多少?

魏建军:长城对研发投资不会降低。目前研发费用占比接近4%,但这4%相当于外资品牌的10%。

Q:面对市场低迷,长城做了哪些调整?

魏建军:首先,零部件板块独立已经调整完了,研发、生产都要变革,变得更加有效,把我们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包括业绩激励,更放权,更市场化。现在零部件变成投资管控,管的更少一些,更专注一些。

四、关于零部件独立

Q:长城零部件业务发展状况如何?

魏建军:20年来,长城汽车零部件板块带给我们巨大的价值,但现在我们还是把它剥离出去,这样长城汽车将更聚焦整车业务,而零部件公司走向市场,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机制。

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完全脱离长城独立出去,在常州金坛的工厂10月份投产,总规划20GWh;氢能板块也会是独立的版块。

我们的基础很好,尤其是面对汽车新四化,所有的技术长城都具备,包括纯电,到混动,到PHEV,增程式的,包括燃料电池,包括更高性能、效率更高的发动机,这些储备长城都有;我们动力电池也投资了好多年,今后一定是全球动力电池里面最好的之一,在电池、电机、电控都有储备。未来长城会走在自主品牌的前沿,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是比较扎实的,都有核心的东西。

Q:长城的电池会开放对外供应吗?

魏建军:电池公司是独立于长城的,长城只是一个投资者,蜂巢能源不是只为长城汽车供货。长城与丰田的体系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投资者的概念。因为有很多技术是不能买卖的,那我们就把对手、同行引进来,变成共享的模式,形成完全的市场化。

五、关于燃料电池汽车

Q: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量产大概还有多长时间?

魏建军:氢燃料最近比较热,但不应该这么热,应该更理性地看待氢燃料的发展。长城并没有开发长城汽车专属的氢燃料动力系统,长城想成为中立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动力系统供应商。氢燃料更适合商用车,而且只有批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如果专为自己开发,成本很难控制。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富产氢,但作为一个产业而言,远远不够。假如说用更廉价的氢燃料,通过储氢、运氢、加氢到终端,这样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氢能的发展虽然价值巨大,但是也不会像想的那么快。氢产业需要我们有耐心,不是说有了氢燃料动力技术就能把产业做起来。这个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氢燃料车比电动车打造起来难度更大,氢产业链培育距离成熟还比较远。

Q:发展氢燃料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魏建军:还是产业链有待完善。现在我们有石油、也有钢厂,咱们国家钢铁产业规模很大,这些氢的副产品与制氢产业的规模相比显得非常小,我们需要时间来构建氢能产业。

Q:长城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规划是什么?

魏建军:长城没有规划SUV 纯电动车型,大型氢燃料乘用车会比同级别的电动车更有优势,长城计划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展示一款SUV产品。

经过技术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成本的优势会逐步体现,小型车肯定不适合氢燃料的动力。长城做动力系统供应商,希望通过量的增加,促使产业链不断完善,将成本降下来。希望在2025年的时候,氢燃料的乘用车比大型电动车更具竞争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