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卷一

五行所生之始

古法命理:渊海子平卷一之五行产生于何时?

看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很简单,在我们学习命理的时候,这是第一篇文章,这就好比我们学习汉字一样,首先要开始学习偏旁部首一样,同理,学习命理也是如此,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把最基本的东西搞懂,再往后的东西只有越学越迷糊。

原文第一句:盖闻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晖;日月星辰未生,阴阳寒暑未分也。

古法命理:渊海子平卷一之五行产生于何时?

傅先生浅见: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最原始的宇宙观,就是说,在这个五行没有开始以前,整个宇宙是不存在的,就更别说地球了,那时候整个宇宙就是一团乱糟糟的,处于混沌的状态,那时候没有分阴阳,也就没有所谓的乾坤,因为宇宙一团乱,看不见所谓的日月星辰,也不知道所谓的阴阳寒暑,因为连地球都不存在,你在哪里去知道日月星辰和阴阳寒暑?

所以在总结这句话的时候就是,五行没有开始以前,宇宙不存在的,地球也是不存在的。

很显然,有了宇宙才有地球,才有五行。

古法命理:渊海子平卷一之五行产生于何时?

原文:在上则无雨露,无风云,无霜雪,无雷霆,不过沓合而冥冥。

在下则无草木,无山川,无禽兽,无人民,不过昧昧而昏作。

傅先生浅见:上面说了,因为地球还没有上线,也就是还没有出现,像什么雨露啊,风云啊,山川啊,动物与人类啊,等等这些你能想到的普通配置,都是没有的,这就是好比你想要买一台电脑,无论多么豪华多NC的配置,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在没有电脑以前,你现在就处于想象的一个阶段,这也就是说,五行也好,还是一件物品也好,它们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最原始的起点,就是无的起点,也就是从零开始。

古法命理:渊海子平卷一之五行产生于何时?

原文:是时一气盘中结,于是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极生土。

所以水数一,火数二,木数三,金数四,土数五。

傅先生浅见:上面说了一开始经历无的阶段,现在进入有的阶段,也就是说,最原始的宇宙观是一团胡乱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有五个阶段的,

那么第一个阶段,就是太易的阶段,这个太易只是古人形容的一个名词而已,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代号,这个太易就是未有气的阶段,就叫做太易。

第二个阶段就是太初,这个可以理解为最初阶段,也就是气出现的阶段。

注:这个气不是我们理解的空气、氧气、水蒸气啥的,它只是形容一种最原始的状态。

第三个阶段就是太始,这个可以理解为,有形未有质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太素,这个可以理解为,有质未有体的阶段。

第五个阶段就是太极,就是已经具备了形体的阶段。

我们总结一下这五个阶段就是:水火木金土

一 二 三 四 五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无气-有气-有形无质-有质无体-形体具备

古法命理:渊海子平卷一之五行产生于何时?​​

原文:迨夫三元既极,混沌一判,胚晖乃分。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二气相承,两仪既生,化而成天,其始也。

傅先生浅见:当宇宙经历了这五个阶段后,最开始的混沌状态已经可以区分出来了,这个可不是我们小时候看的神话故事,不是盘古一斧头砍出来的天地。

原文的意思说得很明白,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以后,地球就开始形成了,这时候主宰地球的这个气,有了轻重之分,轻的就上升,重的就下降。有了这轻重的两气,代表着这轻重的阴阳两仪就出现了,正因为如此,天地分明,地球就形成了,也就是有了清晰的宇宙。

所以,我们在学周易的时候,都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生八卦。

但是在太极以前,还有四个阶段,这个是要注意的。

原文:或人形鸟啄,或人首蛇身,无嗜欲,无姓名,无邦国,无君臣,巢处穴居,任其风雨,亲疏同途,莫知其父子。五谷未植,饮血茹毛,其名荡荡,其乐陶陶。及其圣贤一出,智愚两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礼乐衣冠之制。呜呼!大道废而奸诈生,妖怪出。

傅先生浅见:有了地球以后,这个时候还没有人类,这个时候地球上的生物也好动物也好,还没有那么明确的划分,比如说,最原始的社会,有长得像人的体型的一种鸟,也有长着人头一样的一种蛇,总之就是,到处都是四不像的一些动植物。这个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山海经)。

在原始社会,这些动物,没有姓名,没有国家,没有五谷杂粮的农耕文明,全部都是你吃我,我吃你的互相伤害。

经过了最原始的社会状态以后,就开始有三皇五帝了,比如神农,伏羲什么的,这些扛把子出现以后,就开始有了智慧文明,也就有了最原始的礼乐衣冠的社会体系。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原始部落产生了。

当然这个玩游戏的可以参考一下国产玄幻之类的,比如tx什么的。在这个时期,人类虽然说,有了最原始的部落,但是外面的外星人、半兽人什么的经常来捣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