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加入全球最大的金融学习圈子,与8100名圈友共同学习、讨论、进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今天,原油期货暴跌。而且跌停了。理由是伊朗问题有缓和迹象。有意思。

不过,期货不是我今天谈论的重点。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大家看点基础资料。

数据显示,21世纪,中国油气自给率持续下降,其中石油自给率下降最为严重,将由2010年的47.4%下降至2035年的16.5%;而天然气自给率也将由2010年的88.7%下降至2035年的46.8%。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进一步分析显示,21世纪,石油自给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快速增加,2001-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同比年均增长6.8%,石油消费量由2001年的2.28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4.29亿吨;而在203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至7.29亿吨。而石油产量则增长缓慢,2001-2010年,中国石油产量同比年均增长2.3%,石油产量由2001年的1.65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2.03亿吨。

不过,随后中国的石油产量将进入递减阶段,在2035年,中国石油产量将下降至1.20亿吨。而在天然气方面,虽然消费增长更为迅速,但产量同样快速增长;使得天然气自给率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石油,在2035年前基本能够大于50%。此外,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仅次于煤炭,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则不足10%。

好,基础资料您读完了?下面我就一个国家战略课题,谈一点个人战术思索。

战略决策,就是某一个大方向的决策。而战术,是考虑在股市、债市上,用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能够协助一般投资人(你我)最大化得益于这个决策的可能的涟漪效应。

阅读之前,再次提醒下,本文不是任何股市、债市投资的参考,作者完全不确信任何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文中提及的任何上市公司或金融产品的价值或价格均可能严重下跌。、一句话,交易这个事情,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你可以思考,但绝不要盲从,你要为自己的一切交易决策独立负责。

好,当您心里有了这金融风险防范准备后,请你慎重思考下目前中国的原油、天然的安全度问题。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8%,大大超过国际安全警戒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到43.2%,这个比例也相当不低。总结下:中国虽然是全球经济大国,但是,在油气能源安全形势,我们的经济实力反而成了压力的来源,形势异常严峻。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能源安全,国内“三桶油”均加大油气勘探力度,油气增产需求强烈。国际油价的良好预期叠加国内上游勘探开发支出的加速增长,已经并将继续提振油气产业链特别是油气装备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因此,哪家公司能够在油气田设备供应、综合服务商占有优势(譬如压裂设备),则必将率先受益于行业回暖,确保未来业绩高速增长有所保障。

这个逻辑,你认不认?

其实,不需要你认,反正作者是认定了:未来十年,中国各家油公司的资本开支必将持续增加,必将促进油田服务市场强势复苏,各主要甲方对于钻井设备、油田技术服务等业务的需求必将呈现远超业绩增长的需求。

是的。赚钱不赚钱,不是最重要的,保证国家油气安全是最重要的。我简要一句话:假如西半球的石油运不回来了呢?假如波斯湾的石油运不出来了呢?这个巨大缺口谁来弥补?难道只依靠个别邻居的慷慨供应?

思考下。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你再思考下最近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的发言:他认为中国石油进口可能短期断供的威胁,必须加强各种应对措施。

那么面对断供,傅成玉又怎么说?

他说,应做好两手准备:第一,做好短期石油断供准备,并且通过市场手段,加大对外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创新储备方式,规避短期风险。第二,在战略和长远上,立足于中国自己,从现在起,用10-15年时间做到能源基本自给,也就是80%以上的能源靠自己供应。

其实,傅成玉的最终核心结论,还是要多靠自己:要想法设法做好基本自给。这个好,说明国内油气服务上市公司的业务,少不了,大空间。

进一步的,如何做好自给?傅成玉又怎么说?他说: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必须大力发展页岩气。这些年,中国页岩气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在这方面,希望政府把体制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政府直接管效率太低,但完全市场化,又成为没有制度优势的领域。应该强调70年代的大会战体制,这是我们国家石油储量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降低成本的政策方面,还应该大幅降低页岩气相关税收和贷款利率。

好。我听懂了。我相信,傅成玉的讲话,绝不是个人之见。这里就不延展评论了。

这里,吴教授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战略课题:中国如何加强石油供给安全?第一,必须在外交上做好工作,这里不是我方便深入谈论的课题;第二,必须在中国本土石油开采上下大力气,设备必须大规模更新,技术必须显著提升,内部工作做不好,那只能在国际上看别人眼色行事了,那多可怕。

吴小平:今天原油突然跌停,然而这并非我想说的重点,大战略来了

某些大国,一旦彻底翻脸,那恐怕制裁就不是个别科技企业了。你懂的。

一个问题,一旦上升到国家安全角度,那就不仅仅能用所谓的投入产出比来分析了。有时候,就算赔钱也要做。自己地下的石油,100美金每桶,也得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好,跟着老吴,来总结推论下:国际变化-石油波折-断供威胁-油气安全-自主供给-页岩气发展-压裂设备(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举例之一,页岩气肯定需要大量优质压裂设备及后勤服务)-上市公司。

后续具体内容,请加入老吴的圈子,阅读老吴的专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