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本季《跨界歌王》已经播出两期节目,我个人Get到的跨界“惊喜”是陈学冬。无他,因为低音表现实在出色,尤其是第二期节目中演绎《叶塞尼亚》时的演唱呈现,堪比专业级。

选择这首歌曲,本就彰显出陈学冬在选曲方面的独到,这首由赵鹏老师原唱的作品,低音方面输出是亮点,选择挑战教科书式低音,陈学冬可谓勇气。单就演唱而言,大众似乎更倾向于追逐高音效果,固化认知里坚信,音唱得越高歌手就越厉害,比如将哨音奉为终极大法。诚然,高音确实能够显示歌手机能,但其实,低音同样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某种程度上来讲,低音甚至比高音更加难得,因为高音看开发,低音看赋能。这讲的是,理论上,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训练,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开发出不错的高音。而低音方面,往往需要看天赋,最终唱到多低的位置,要分先天条件。

并且,只是尝试性探底还不够,对于演唱呈现,保持低位置稳定的音色才是关键。所以,我才讲陈学冬的低音表现可算优质。联系到陈学冬的个人经历,这种“优质”似乎具备逻辑自洽性。能够进入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已然证明陈学冬在音乐方面的出色赋能,毕竟,被国内顶尖的音乐学府选中,必定是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及可观的可塑性。具体到《叶塞尼亚》这首歌曲里,这两点得到印证,演唱过程里陈学冬向下的意识非常明显,最终呈现接近于Low C,并且全程保持不错音色,将这首颇具异域色彩的歌曲,演绎出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味道。

所谓Easy listening,这并不是特定音乐风格,而是跨风格的音乐形态,直观表现就是“听感”,具体呈现为开放、轻松、自然。达到如此效果,要求演唱者至少在音色、语感、情绪三方面处理到位。演唱《叶塞尼亚》时,陈学冬正是在音色、语感、情绪上进行了类专业级别的处理。

陈学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关于音色,陈学冬的技术声线跟原始声线相近,都属于低沉磁感,由此,他的演唱自带日常对话效果,从而突显出自然真实。当然,陈学冬演唱时的技术声线是经过刻意处理的,在本嗓基础上润色打磨。《叶塞尼亚》里的人声音色呈现,高深宽比例恰当,磁感气感足够,低频泛音充沛,这种态势从歌曲开场陈学冬开嗓即刻就有体现,“蓝色的秋天,静静的河边,恋人的呢喃,投入的双眼。”每句都有浑厚质感,气息包裹着吐字,传达出强烈磁感。单就这几句的演绎已然整体塑造出Easy listening氛围,台下各位明星的面部表情直观反映出听者享受的体验。发声技巧方面,陈学冬虽不能跟顶尖专业歌手比拟,但是巧妙通过音色塑造来适度支撑整体演唱,有足够胸声支撑,共鸣腔打开,从而强化音色的立体感。从流行音乐的审美标准来讲,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方面,陈学冬具备足够辨识度。同节目里第一季的王凯,以及本季的刘恺威同样在低音方面表现突出,但是陈学冬音色的辨识度足以保证演唱效果的差异化,因为其音色完整呈现出高度、宽度、深度三个维度,表现力更具层次以及立体。具体到《叶塞尼亚》里,第一段主副歌跟第二段主副歌,动用的是两种音色,前部分深沉婉约,后部分则开启更坚实跟穿透的模式。这种针对歌曲编排进行音色塑造,体现出陈学冬良好的意识。

谈到控制,这同时正是陈学冬演绎版跟赵鹏老师原唱版的差异。演绎版通过前后两部分不同的设置,营造出电影剧情般的行进过程。并且在细节处足够讲究,比如为配合人声“低音炮”的音色,编曲中特意设置巴扬,这种产自异域的古老手风琴音色跟陈学冬的“低音炮”相当配搭,悠扬中承载着古老神秘的气息。从演绎的角度来讲,这场演出是出色的,陈学冬将一首重点在“难度”的歌曲,打造出更加丰富的层次,这其中有老电影的怀旧,有歌剧的艺术,当然,还有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陈学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始于音色,但不止于音色,这是节目里陈学冬传达出的重点,他表示要基于音色优势进行更多演唱探索的意愿。这表明,他的演唱诉求并不局限于发挥音色特质,此外至少还包括上面提到的语感跟情绪。

关于语感,首期节目演唱《爱你在心口难开》时就有详细体现,此番演唱《叶塞尼亚》,更是通过语感对歌曲进行了二度创作。除却编曲设置,陈学冬演绎版跟原版最大差异就在于演唱时的语感。陈学冬选择在日常感跟艺术感寻找平衡点,既有日常的处理,又有艺术的装饰。以第一段主副歌为例,开场“蓝色的秋天,静静的河边,恋人的呢喃,投入的双眼。”前三句是相对艺术化的表达,最后一句则是日常表达,艺术时通过增强字尾收韵来达到强调效果,日常时,通过气声推送突显耳语轻吟效果。这些处理都在证明陈学冬在演唱语感方面的讲究。

陈学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第一段副歌,是陈学冬集中塑造电影式氛围的部分。低沉轻吟呼唤“叶塞尼亚”的名字,紧随的“你撕开我的心脏,却不说话”以及“我抱紧你的身体,装疯扮傻”,通过强烈的对话语感在交代男女主角关系基础上,侧重渲染的是纠结痴迷的情感,并且,在其中能清晰体感到陈学冬演唱吐字时动用的“叹气”方式。节目里陈学冬自爆钟情老电影,这是真事,歌曲的演绎里就有具体体现。《叶塞尼亚》,这首原本属于偏直白简单的歌谣式作品,经由陈学冬演绎呈现出电影情节的连贯跟层次。第一段主副歌负责情绪积蓄,画面感是暗色调。第二段主副歌负责释放,画面感是亮色调。两部分间的过渡采取女声吟唱,从而达到场景转换以及情绪递进的效果。在两部分转换间,陈学冬良好的语感得到彻底展示,暗色调部分咬字充分饱满,亮色调的部分咬字干脆跳跃。这种灵活韧性,保证针对不同编排能够进行恰当传达。无论哪种色调,基于陈学冬语感的传达,最终效果都是舒适跟清晰,他唱出的歌词,能够完整顺畅抵达听者。

良好语感可以视作是陈学冬作为演员的优势,同时也可以是作为歌手的天赋。在出色语感支撑下,跟语感联通的情绪自然足够到位。《叶塞尼亚》是演唱的歌曲,同时也是演出的音乐剧。这里的“演出”除却舞台实体的呈现,还有陈学冬情绪的传达。

歌曲开场微闭双目,即刻进入到情绪里,深沉并且克制。随后第一段主副歌呈现,都在这种情绪中进行,最别致的在于演唱跟情绪同步,比如在演唱“刀割在眉间”这句时,保持深沉情绪的同时陈学冬适时将眉毛挑起。由此演跟唱同步操作,抽象的情绪得到具象化表达。第二段主副歌,转换风格后,情绪顺势进入到轻快愉悦。演唱间,陈学冬表现出的更多是明朗松弛,甚至有种爱情胜利的骄傲。当然,结尾句最终落脚的情绪点还是回归到开场的深沉克制。这种有起伏的情绪处理赋予演唱更多真实的因子,从而促成Easy listening的效果。并且这种处理已经突破单纯的情绪表达,上升到歌曲主题的呈现。最终落脚点似乎在讲明,这首歌曲整体还是定位在“伤情”,那些过程里出现的快乐跟美好,或许最终只能沦为回忆。

陈学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级的赏听

情绪是路径,通过《叶塞尼亚》里的情绪处理,可以接触到更加立体真实的陈学冬。比如,在潮流时尚的外型下隐藏着古老传统的审美趣味。陈学冬喜欢传统音乐,并且偏重具备现实质感的风格,民谣、成人情歌、甚至是歌剧,骨子里就有怀旧基因。再比如,作为歌手,陈学冬的型格是丰富的,在歌曲里既能表现忧伤又能表现阳光,正如本人性格,往往存在反差表现。唱歌时严肃专业,台上互动时又足够轻松,本期节目跟吴琼老师进行的巴扬“双簧”演奏就足够顽皮。

所以,在《跨界歌王》里,陈学冬完成了从演员到歌手的跨界,外界见识到他“值钱”的低音炮声线,并了解到他有多会演唱。同时,陈学冬还完成了立体化性格的呈现,可以是深沉绅士也可以是顽皮男孩,这位跨界明星存在待发掘的多种侧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