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越来越近了,诈骗分子最近也开始“涌动”了!高考是大事,小伙伴们注意啦!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呀!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比如准考证丢失的谣言,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会重现,每年都会有小伙伴们不小心“顺手帮忙”转发。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看来,快高考了,“刘明炜”同学不甘寂寞,他的准考证又要开始丢。

其实这位“刘明炜”是个“名人”,因为他每年都要参加高考,而且他的准考证每年都丢。当然,“刘明炜”不是一个复读了很多年的学生,和他一样经常丢准考证的,还有“白娅婧”、“杨雷雷”等多人。

这条信息,本身就是一则有名的谣言,有关部门早就已经辟谣过多次。

其实有点高考经验的人都知道,准考证不可能这么早下来。而在准考证下来之后,学校为了避免发生丢失等意外,准考证也都是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直到考前才发给学生。

所以,学生的准考证不可能丢,就算丢,也不会丢这么早。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我们手指轻轻一点转发的那则信息,很可能是一个诈骗陷阱。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有网友曾指出,上面留的那个联系电话,大多都是吸费电话,接通后每分钟收费高达30元!

所以,如果今年“刘明炜”的准考证再丢了,我们千万不要再管,不要再好心去转。信息里的那个名字也许会变成“张明炜”、“李明炜”甚至“张三”、“李四”,但不管是谁的准考证丢失,都是谣言的可能性大,我们转发都可能是在帮骗子的忙。

有人也许担心,万一真的有学生的准考证丢了怎么办?不管的话岂不是会耽误了孩子?其实骗子们利用的,也正是人们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实际上,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准考证丢了,如果时间允许,是可以补办的。就算是在考试当天丢了,来不及补办,在考点里面,每个学校也都有带队老师,只要和老师讲清楚情况,然后经考点领导批准,考生就可以先参加考试。换句话说,丢准考证不会影响到孩子参加考试。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当然,有些人就是心眼好,看见了就忍不住要转,不转觉得良心不安。那么,在转之前,可以先上网搜索一下。

一个是搜要转的信息的内容,是不是警方已经辟谣,如果已经确定为谣言,就不要转了。

二是搜索里面那个电话号码,如果根本就不是本地的号,远在几千里之外,那就没有必要去转。有的号码甚至已经被网友标记为诈骗,当然更不要信。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面对纷杂的各种信息,我们不要总是盲目跟风,而是应该“让子弹飞一会儿”,先做一个简单的判断。

否则,我们的善良和轻率,可能会帮了骗子的大忙,害了相信我们的朋友。如果因此给朋友造成了损失,我们还有可能要承担责任。

热心是好事,但盲目热心,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小伙伴们,谣言背后往往紧跟骗局,那么高考前后,还有哪些骗局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以免误入谣言陷阱哦!

高考“枪手”

骗子通过QQ谎称自己可以当“高考枪手”,央视也曾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但结局常常就是不法分子收到钱后就拉黑逃之夭夭。高考考场之严,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千万不要铤而走险!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查分的官方渠道只有一个,即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可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等进行查询。

网络销售高考答案

不法分子通过制作钓鱼网站,标榜“准确率最高”“考完付全款”等诱惑信息并展示若干“用户好评”。而在用户与网站进行接洽后,网站常会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付款,或是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发送病毒。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谎称有“内部指标”或“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称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到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无法提档!

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一些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势混淆。

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骗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

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

还是那句话,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再不然,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谎称提前发放学金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如何防范呢?

▶ 考生收到录取信息确认表或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市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 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也可以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 如有招生人员联系考生或家长,就要多留一个心眼,看前来招生人员的承诺是否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悖,任何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都是不可能兑现的。

▶ 看收费,看是否存在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的行为,都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 我国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 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 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数万、数十万元的高额费用。

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骗局,关系到每个人...

最后提醒!

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遭遇招生诈骗,要及时向招生机构和公安机关举报,维护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