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I网讯 近日,青岛铁塔深入践行“让社会塔成为通信塔,让通信塔成为社会塔”理念,创新打造可升降基站,巧妙利用青岛火车站广场灯杆资源,给基站装上“升降车”, 既完成“啃骨头”任务,满足了运营商需求,也赢得了政府部门高度认可。

青岛火车站作为胶济铁路的终点站,担负着全市主要的客运服务任务,单日接发旅客近10万人,周边话务量巨大,三家运营商均存在热点覆盖需求,但因其覆盖场景的特殊性,在火车站内部建站的难度极大。青岛铁塔承接需求后,积极转变思路,借着省公司与青岛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及青岛铁塔与青岛市路灯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两股东风,以“一切挂高皆可用”和“寻替代降成本”为出发点,经过与路灯管理处及火车站相关部门多次沟通论证,最终确定了对青岛火车站东广场南、北两处广场高杆灯的改造方案。

由于广场高杆灯自身采用的是卷扬机驱动的可升降灯盘,为避免加装通信设备后对原有灯盘升降造成影响,实现与灯盘同步升降,青岛铁塔联合路灯管理处共同研制开发了“轨道升降车”,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线缆通过杆体外侧升降车槽道旁的线槽进行布放,实现了“基站坐上升降车、一杆多用来共享”的目标。此外,为解决青岛铁塔无自有市电路由的问题,按照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路灯管理处向青岛铁塔开放管道与电力接入,同时负责通信设备安装、光缆布放、外市电引入全专业一次性施工,其中外市电直接从路灯变压器接入直供电,以确保供电稳定。

火车站灯杆的成功改造,既破解了人口密集地区的建站难题,也避免了铁塔的重复建设,代表着铁塔共享改造及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在节省客户新建站成本支出的同时,践行了创新共享发展理念,为日后寻址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