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产业界,有“南湘北苗”的美誉,“南湘”指的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大疆董事长李泽湘,“北苗”指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真格基金首席科技顾问王田苗。从教书育人、启迪心智的导师,到攻破技术转化成果的专家,再到引导创新帮助学生创业的典范,“南湘北苗”心有灵犀地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孵化高科技项目,推动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良性发展。如今,“南湘北苗”已成为机器人产业界助力“双创”的金字招牌,其话语极具权威性与指导意义。

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上,“南湘北苗”合体接受媒体采访,为想投身机器人产业以及入行机器人产业的年轻人们上了一堂宝贵的创业指导课!

王田苗告诉你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正成为一种新的浪潮,面对机器人热、人工智能热,很多年轻人身先士卒,试水机器人产业创业,然而90%的创业公司都熬不过三年。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在机器人产业创业?

王田苗强调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他说,中国很需要年轻人去担当,需要他们把所学知识通过创业实现价值。他教导学生时,始终强调两点,第一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技术是未来走向社会的重要法宝。第二要学会表达、学会组织,激发内心追求,遵循内心的呼唤去选择未来道路。“你要有信念,你就去当科学家;你如果想改变世界,想用自己的技术转化为产品,那你就去创业;你想做服务业、想到事业单位,你想做其他也都可以。”他说,在引导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他突然感觉到有一部分学生的初心就是想通过自身掌握的技术改变世界,想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学生就适合创业。

“当你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累,就不会烦躁。重复迭代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创业的初心,把这些作为人生一部分的时候,就会淡定很多,弱化很多功利目标以及内心的劳累和焦虑。

李泽湘说年轻人创业独具优势

“年轻人、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没有思想的束缚,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李泽湘认为,高端装备产业是比芯片产业还要头疼的一件事情,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更要有敢想敢闯的年轻人,年轻人具有创业的独特优势。

作为导师,李泽湘称只是跟学生一起将他们的想法、兴趣一步步跟市场和产品结合起来,尤其在早期投资人不理解项目的时候,希望在经费上给予他们支持。实际上,自己向他们学习的东西比他们向自己学到的还要多。在他的带领下,学院派创业公司讯速崛起,成为国产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力量。

近20年来,李泽湘与香港科技大学师生组成一个引人瞩目的“学院派创业公司群体”,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孵化出了大疆、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优秀硬件科技创新公司。为帮助更多年轻人,在政府及投资机构的支持下,李泽湘等人在松山湖组建了机器人基地。3年不到,现在松山湖机器人基地有了近40个团队,招的创业团队都是大学生,近八成企业正在向上发展。后来李泽湘又把模式输出到香港,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等成立了“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同时,在湖南大学附近打造了一个机器人孵化平台,大力推动硬件创业企业系统化、规模化发展。

李泽湘说,目前他在创业孵化工作也越做越大。现在团队正在与深圳前海接洽,希望在这里也成立一个硬件创业孵化平台。

同样,王田苗以资本资源和渠道资源倾情帮助学生创业,Ninebot平衡车问世,获得红衫、小米、国投和多家机构的投资,致导科技、博创联动、博创智联等高科技公司也均出自他的孵化。

年轻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拥有着绝佳的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年轻人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打造自己的品牌?

“现在很多机器人相关产品都是一些年轻人从实验室拍脑瓜子想出来的,必须让这些年轻人,走入生活市场,去做深刻深度的市场调研,找到一些行业的应用,切入进去,而不是大家都做同样的东西”,李泽湘说:任何一个初创公司、初创行业,一定要找到一个不被大公司、成熟企业所关注的,在主创场去碰,抓到一个切入点,聚焦你的有限资源,做得比别人好十倍,就可以这个进去了。

对于打造品牌,李泽湘说,年轻人创业打造品牌确实很不容易。怎么打造?要从自己的观察,从自己的爱好作为出发点,这是很重要的。另外,还应搭建产学研企的平台提供很多支撑体系,帮助学生创业初期做品牌的过程中,躲过各种各样的“坑”,传统制造业的一些技术还是需要的,应该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打造一个基地,去让年轻人能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比如松山湖的一些年轻的小团队,尽管公司都不大,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做一个国际品牌。

王田苗在谈到品牌打造时颇有感触。他说品牌是一个信誉、品牌是一个荣耀、品牌更是一种文化。品牌的形成是长期打磨、耕耘的结果。必须注重客户真正的内心需求,满足客户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还有一个特点,这种需求要聚焦到一定的人群。在中国树立品牌的难度,一是有可能太急功近利,品牌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要出新,一切要建立在你所服务的特定人群的需求上。中国很多企业把占领市场做为最重要的目的,这样容易恶性的规模化。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一种信用、一种尊重、一种符号文化。做机器人产业,更需要去理解客户的需求。

用5-10年改变头大脚轻的现状

“在政府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 机器人时代正在慢慢到来。然而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牵涉到方方面面,中国现在面对头大脚轻的现状,需要一个生态的建设布局,用5到10年的时间去把它补上,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个角度来思考。”李泽湘认为,目前,各地区兴起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搭建政产学研平台,打造供应链体系, 没有5到10年是很难见成效,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然后还要想办法用各种模式弥补短板,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态布局。王田苗也说,布局产业集聚区首先要考虑客户需求、其次考虑相关的要素配套,第三是看当地政策和税收,这个次序绝对不能颠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