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之所以说它遥远,是因为那些旅人们很难到达这里,一首宋朝诗人陈岩的《曹溪》把我吸引到这儿。近水人家自是奇,水成湾处各开扉。波光一片青铜镜,无数文禽照影飞。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陈岩描写的曹溪是不是弋阳的曹溪镇,但是,近水人家的确让人惊奇。穿越了嘈杂与繁华的街市来到古村落的村口,门楣上的四个字“溪村兆鑰”让我眼前一亮。这里一定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曹溪镇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北面,毗邻乐平众埠镇、万年大源镇、德兴黄柏乡,座落弋、万、乐、德四县(市)交界的中心区域,距离弋阳县城40公里。省道乐江线、弋万公路纵贯全境。这里人居集中,是弋阳县北大门,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曹溪镇集镇贸易非常发达,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周边重要的商品贸易的集散地。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行走上饶,接触最多的就是秀美乡村。这里的秀美乡村建设有一个共性,就是老房屋的改造要沿用徽派建筑的的特色,白墙黑瓦马头墙。徽派建筑一定源于安徽。可是为什么在弋阳县的北大门,属于四县交界之地的曹溪镇,会有这么多原始的徽派建筑呢?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徽派建筑,可谓名满天下。如果说它是一朵花,那它一定是悠然淡雅的兰花;如果说它是一幅画,那它一定是一幅飘然洒脱的中国画;如果说它是一首诗,它一定是一首清新隽永的绝美小诗。在曹溪,它更像一个老人,在默默的凝视着历史的变迁。行走在古村落里,就好像徜徉在历史的夹缝中。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据说曹溪地名的渊源和唐朝著名的佛教南宗荷泽神会大师有关。是他对六祖慧能的思念,而将此风景相似之地,特意取名为曹溪。据史料记载神会大师曾经被黜贬到弋阳。明清时期这里还曾经是弋阳县的办公地。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曹溪地名究竟什么渊源?我觉得应该是始迁此地的曹溪先祖文忠公取的。他的长兄曾是元朝的进士,因而他应该是有学识的。村前,一条潺潺的清溪流过,老屋背靠如画的山景,这应该会让自号隐溪的文忠公不由得想起那《六祖坛经》中神秘的曹溪吧。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从族谱的图上看,当时的曹溪还没有多少田地,人家也没有几户,感念先祖垦植的艰难,所以北山先生说:昔我文忠公作荒于此……。后来子孙慢慢多了起来,才逐渐地分迁了出去。而清朝时一位外迁的子裔回来祭祖,他对曹溪之名便发感慨而作诗说:尝闻六祖住曹溪,胜地名同景齐……,因而我相信曹溪一名是先祖隐溪先生给起的!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五四三二一,久逢丰收年。在一个谷仓前面,我们遇到一对老夫妻。我们走进他的家里,向他请教了许多的问题。希望能丰富我们的曹溪之行。曹溪有七大汪氏分支,在弋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汪氏的第60代。自汪操公起,由婺源大畈迁入弋阳大桥乡(今曹溪镇)老屋场,难怪这里保留了原始的徽派建筑。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随着时间的延续,族人的发展,许多分支围绕着老屋场建立了自己的村落。但是,这条河边上老屋始终没有遗弃,它不仅是祖先的居住地,而且保留有祠堂,别看它小,也曾是边防要地。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小村不大,很快就转完了。我的脑子里不停的回想着“溪村兆鑰”。手机上搜索一下,奇怪,竟然没有这个词。无奈,求救于万能的朋友圈。于是发了一条微信。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很快,天津作家肖华来回复信息:钥是重要地带和地段的意思,它有能开启连接左右各部分作用。兆在这里应该是个虚词,没有特别具体的意思,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溪村兆钥应该是强调您拍摄这个地点在整个村子里的重要性。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副对联是林则徐题给山海关的,里面也用到了这个钥字,就是这样意思。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河北微友,我的老朋友李立忠,艺名口哨李,可以说是中国口哨第一人。他回复说:兆:象征,钥:入。"溪村兆钥",意为"此为溪村(曹溪)入口"或"进入此门即为溪村(曹溪)"。我的解释,仅供参考。以当地文化权威解释为准吧。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弋阳的徐旭老师发来一个她的朋友讲的故事,起码说明有很多的人在关心这四个字。“溪村兆鑰”我解释是:老早曹溪有个大户人家,也就是当地的乡坤,此乡坤由于没读书,但在曹溪开布店发迹,发迹之后有心做善事,在村口修门楼一座,岂料门楼修好,却空了门眉,为此该乡坤便于一先生那讨得笔墨,意在篆于门楼。是日,请一石匠,依葫芦画瓢刻在门楼。怎奈石匠也目不识丁,把原本几个如“福”形式的单个字便排例成这样了。原本乡坤告诉先生写“曹溪村”,不料先生听成“兆”溪村,所以现在就成了“溪村兆鑰”?其实就是“兆溪村”。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至于现在门楼四个字怎么弄成连外星人都看不懂,哦,乡坤与石匠两个均不识字,“兆”“溪”“村”这三字排例不就颠倒了。对了,你说门楼上是四个字?没错,门楼上是四个字,至于“鑰”怎么来的?原来乡坤花了三锭银子先生只写了三个字感觉太亏,于是从先生的案几上顺走这“鑰”字,且咐付石匠“给俺全凿上”。乡坤觉得只有这样银子才不白花。唉,生意人就这样,害得曹溪几代读书人都没能将这四个字整明白。苦煞我编一个民间故事。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弋阳才子余玉有发来的解释似乎更有诗意,他说“溪村兆钥”溪村地名好理解。“兆”本意数量很多,引申有预示、暗示或代表天的暗示,天意。钥:本意指钥匙 ,引申意有方法,枢纽、要塞的意思。而曹溪是弋阳的北大门,自古以来是县市的交界的中心区域。结合综合因素,“溪村兆钥”可理解为“溪村是弋阳重要的天然的门户,或为:预示着是一把打开财富或预示吉祥的钥匙。”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曹溪有戏,名不虚传。从72代到80代,是七汪人丁最兴旺的时期。也因此,居住面积逐渐扩大,围绕老屋场传统村落逐步增多,七汪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地方曹溪、西李、童家、上童、西童、东港、湖西、郑家、罗家、邱源、蔺口陈家都建起了古戏台。也因此曹溪有戏,名声大振。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然而,遇到干旱年间,村与村之间,为了争夺水源,灌溉天地,经常也会发生纠纷,严重的时候会发生集体殴斗,时常会有人受伤。直到明末清初,汪氏汪炳宏考上翰林,位居知府一职,当他衣锦还乡后得知此事,便出面召集七汪代表共同来协商,极力化解七汪之间的纷争。最后,七汪通过商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按七汪兄弟辈分大小由曹溪,罗桥、东港、叶家、庙里、新屋、马山轮流主场开戏。开戏期间,七汪村民齐聚首,共同商量大小事务,形成了七汪极为隆重的会戏。至此,七汪居民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七汪会戏这件盛事由此便代代相传下来……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曹溪大戏台,在曹溪河边的空场上。这是一座建于清朝的大戏台。飞檐高翘,雕刻精细,古老而又神韵犹存,在江南也算是历史悠久而又颇有声名了。曹溪古戏台是典型的弋阳腔戏台结构,梁、枋与台柱直接连结,中部高,左右低平,硬山顶构造,四方挑檐翘,结构优美,周围砌以砖墙,台高五尺许,台正枋、柱间精工雕刻有各种动作人物等的艺术形象。它对弋阳腔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弋阳腔发源于弋阳,它与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声腔,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弋阳腔诞生以后,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与“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因此在全国各地衍生出了庞大的弋阳高腔体系。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四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弋阳腔被称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弋阳腔鼎盛时期曾出现过“弋阳弟子遍天下”的壮观景象,至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存了众多明清时代典雅古朴的弋阳腔古戏台,它们俨然一座座弋阳腔历史丰碑,渗透着浓郁的文化色彩,折射出弋阳梨园弟子的生命灵光。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

溪村兆鑰,曹溪有戏·郭书生图文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弋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推荐景点:

曹溪老屋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一介书生 更新:2019.06.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