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段西元/文 陈艺/摄 来源:

乒乓球在工体“转起来”

上周末,北京“和谐杯”职工乒乓球赛在工人体育馆开幕,81个单位的650名选手将在团体赛和单项赛中进行角逐。81个单位参加也创造了这项赛事11年来的最高纪录。

“和谐杯”在工人体育馆进行,可说是“老字号”碰到“老字号”。“和谐杯”是北京市最大的单项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这项赛事在乒乓球界非常有名。市总工会承办了“和谐杯”部分比赛,参赛的都是基层职工乒乓球选手,“和谐杯”也让蓬勃发展的职工乒乓球运动有了自己系统化的赛事。工人体育馆与乒乓球有着不解之缘,1961年在这里举行了第26届世乒赛,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邱钟惠等世界级球星曾在这里留下过不可磨灭的伟绩。说中国乒乓球在工人体育馆开始辉煌并不为过,中国乒乓球的第一批“黄金一代”正是从这里走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进入工人体育馆,你会马上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这是其他很多场馆不能比拟的。参赛队很多,球台几乎“塞”满了场地,不过比赛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体团队为这次比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届比赛组委会负责人李大增告诉记者——多年承办各类职工比赛,已经让工体团队“驾轻就熟”了,职工赛事与职业赛事不同,在组织上需要更费心更注重细节。赛制上就体现了“人文关怀”,比赛分为青年组、中老年组、无年龄差别组和劳模组,让身体状况更接近的选手进行比赛,而劳模组则体现工会特色。

本届赛事还设立了分赛区的比赛,分赛区比赛的原则是“随时+随地”,比赛时间、地点完全看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影响工作、不增加企业负担。这种“互动性”非常强的分赛区比赛,以后有可能常态化,毕竟职工体育的根在基层。乒乓球是国球,而且非常便于开展,乒乓球也理当成为北京市职工体育的“拳头项目”。

在工体采访职工体育赛事,记者发现了工体团队中有很多“新面孔”,这些年轻人给团队带来了活力,他们勤恳干练熟悉业务。最近几年,在工体进行的职工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足球、三对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工间操等,实际上工体现在就担负着北京市职工体育工作服务的责任。头些年谈到工体,我们更多想到的是那些“社会服务”项目,比如中超联赛。社会服务很重要,而这几年工体更加突出了一些为职工服务的项目,职工体育赛事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就应该让职工在这里有更多的“获得感”。当工人体育馆内的灯光设备为职工乒乓球选手打开时,真是要付出一些成本的,但这样的付出显然是值得的,职工在这里得到快乐,这就是职工体育赛事最重要的目标。

相关文章